自今年6月1日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组建了一支由24名专家组成、覆盖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等11科室的“夜诊”团队,利用每周一到周四晚5点半到8点为患者提供夜间医疗服务。市民刘女士深有感触地说“白天忙工作,总是没时间带老人来医院,让老人自己出行又不放心,开设夜间门诊太方便了。”(8月31日《人民日报》)
看病难,看名医更是难上加难。医院特别是城市大型医院知名专家身兼数职、分身乏术,除了日常坐诊、手术外,还承担教学、医疗科研、学术研讨等任务,白天几乎满负荷,很难挤出时间增加门诊量。一些远道而来、慕名而至的患者要想找专家看病,可以说是“一号难求”,有时甚至比登天还难。特别是上班一族,本人看病或陪同老人、孩子看病,有时挂不上专家号,更是心急如焚,找人托关系折腾得够呛。患者纷纷反映,部分专家出诊量较少,挂号难。
看名医难,除了名医资源有限、工作繁忙等客观因素制约外,一些本可以在基层医院特别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诊治的“小毛病”,由于患者及其家人一味信奉名医,纷纷拥进人满为患的大城市医院,“小病大看”“小病大养”,让本就匮乏的名医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加剧了名医挂号难。
民有说呼、医有所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通过统筹调配医院名医资源、合理安排名医时间,组建了一支专家“夜诊”团队,运行仅2个月,累计夜间接诊患者1370人次,最高每日接诊81人次,一定程度缓解了看名医难。另据记者了解,近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在该院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制订了试点实施方案,拟将夜间门诊进一步拓展到安排知名专家和部分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积极鼓励全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开展“业(夜)诊”服务,必将进一步满足患者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医院无论是开展名医“夜诊”,还是“业诊”服务,都是权宜之计,必须长远谋划、综合施策。就当前而言,医院要把一些知名专家从永远奔走在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等学术“表演秀场”的路上拉回来,让他们心无旁骛、凝心静气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统筹调配名医资源、合理安排出诊时间,尽最大努力保障名医供给。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医疗条件有限的疑难杂症患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推行名医远程会诊,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此外,还要积极引导患者小病进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防止大城市医院人满为患。就长远而言,国家应加大基层医院特别是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更加重视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名医名家。同时,进一步改善名医福利待遇,充分调动他们投身基层医疗事业的积极性,促进区域、城乡医疗资源均衡,让名医“一号难求”成为过去时。(苏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