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执行力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09月01日09:2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技术升级和制度细化,而且需要互联网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改善网络生态。”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新学期来了,网游防沉迷再次升级。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之所以说“再次升级”,是因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在2019年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比两年间发布的两个通知,最大的区别在于,最新通知更加严格而具体——原通知规定的“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已经升级为“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关于网络游戏,如果说2019年的通知旨在标注“时间禁区”,那么最新的通知则强调“限时开放”。明确网络游戏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时长,不仅意味着可以对网络游戏进行集中监管,而且意味着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将得到总量控制。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防沉迷制度越来越完善,各项规定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游不断发展壮大,网络游戏的参与门槛因此大大降低。与PC时代的大型网游相比,手游几乎没有硬件和场地限制,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其中。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未成年人接触电子设备越来越容易,如果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很容易沉湎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在各种防沉迷系统中,“实名制注册”都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但以往的收效似乎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有的孩子盗用家长身份信息进行注册,还有的孩子以“游客”身份登录,千方百计绕过实名认证。对此,最新“通知”显然早有防备: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拒绝向“游客”提供服务,意味着只要家长看管好个人信息,就可以避免孩子“瞒天过海”。从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家长有必要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制立规的基础上,网络游戏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样不可或缺。新规发布后,腾讯等游戏企业表示坚决支持,将全力尽快落实相关要求。在此之前,腾讯已经尝试进行人脸重点筛查,防止未成年人盗用成年人信息登录。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技术升级和制度细化,而且需要互联网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改善网络生态。这既是不容逾越的制度红线,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