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搞好调查研究,既要“身入”更要“心到”

2021年09月06日16:48

来源:大河网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年轻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继2019年3月提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2020年10月提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之后,总书记再次于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做好调查研究的谆谆教导。

  为了践行“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从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到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阜平,到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去往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足迹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以说,正是总书记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有了符合实际、揭示规律的理论思考、战略思考,才提出了切实可行、高效实用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方针政策。年轻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就要以总书记为典范,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既要“身入”更要“心到”。

  精心选题。选准课题,是调查研究的关键。面对众多线索,众多矛盾,如何捕捉到群众最急切、最盼望的问题?精心!某个问题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长期得不到解决,原因也许多种多样,但,没有精心找准问题却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形式主义问题,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到名目繁多的QQ群、微信群,表面看,只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但实质却是丢掉了宗旨,是党性问题。如果不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找到这个问题的关键,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年轻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就要集聚精气神,不为表象所惑,对各种现象、问题,反复推敲,不断锤炼,精准选择。坚决杜绝漫无目的、随意而为的调研。

  细心调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毛主席在寻乌地区做了一次调查研究,撰写了著名的《寻乌调查》。毛主席是怎样调查的呢?一个细节是:在记载当地物流状况时,除了货物的名目、特点、出自何时何地、销往何方等基本信息外,还记载了不同时期该货物商家的店号、店主信息、资本状况、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等,甚至还有店主的家庭、起家历史等内容。仅此一例,足以说明调查者的细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是细节,更是细心。广大年轻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就要沉得住气,坐得下来,细心、细致入微地深入调查。坚决杜绝走马观花看一看,蜻蜓点水问一问,只了解个大概,知道些表面的肤浅调查。

  用心转化。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在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为调研而调研,把调研报告一写就万事大吉;还有的本末倒置,不在调查研究的转化、运用上下功夫,而是把心思用在调研报告语言、段落、标题的雕琢上。看似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实则没有多少有用的东西。这些都是不用心、不上心的表现。不是吗?如果真的用心,就不会有应付心态,调查报告一交就了事,至于实效如何则不管不问;如果真的用心,就不会主次不分,搞文字游戏,专在遣词造句上做文章,而不去思考如何用调研成果指导工作;如果真的用心,就会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对调查材料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判断,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招硬招。(李红卫)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