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感冒”须重视

2021年10月11日09:53

来源:大河网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也不是到外面散散心、想开一点就能解决的;但抑郁症也并不可怕,通过专业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本报评论员丁新科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人民日报微博报道,抑郁症已是生活中的常见病,提醒大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关注精神健康,不要忽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追求健康,首先要消除知识盲区和认识误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也不是到外面散散心、想开一点就能解决的;但抑郁症也并不可怕,通过专业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让人充满活力、创造力。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丰富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群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解决不好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影响其学习、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关注未来,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各不相同,但在防治青少年相关精神疾病上,专业医疗机构都有着共同的认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较高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而在科学预防、及时干预上,我省已积极行动起来。近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及早实施精准干预,推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通知明确,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课列入必修课内容,做好常态化心理服务工作。目前,在许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已成为标配。学校教育是一道重要的“安全阀”,常态化监测和知识普及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磨炼意志,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习中受挫、在外受到委屈时,父母应善于倾听、循循善诱,不能一味地施加压力,甚至将成年人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向孩子倾泻。当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后,家长也应及时向专业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以得到科学的指导。

  近年来,公众的卫生健康观念有了极大转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入。各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中,往往包括心理疏导的相关机制安排。追求健康是人类恒久的主题,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重视心理健康,建立起青少年心理发展全程跟踪机制,久久为功,必定能为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