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以党建“组合拳”破解乡村振兴“行路难”

2021年10月13日09:31

来源:大河网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推动乡村振兴,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决胜脱贫攻坚中,我们看到了高质量党建带来的生命力、凝聚力、执行力。“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更要领航掌舵、高瞻远瞩,持续保持基层高质量党建,下实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踩石留印,抓铁有痕。党建工作要在行动上下实功夫。搞好基层党建空喊口号、盲目蛮干不行,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也不行。如果干部平时都忙于“事务”,习惯手机“留痕”,形式主义严重,势必会影响公信力,掉入“塔西佗陷阱”。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思想上崇尚实干,在行动上狠抓落实。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有没有切实受益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基层群众自己来评价。

  选优配强,形成合力。党建工作要在能力上下硬功夫。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如果支部书记能力不强、观念滞后,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贪污腐化、脱离群众,将严重影响党和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事实证明,哪里党组织坚强有力,哪里的发展就有生机和活力。对此,要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涵养能力,做到本领过硬,各司其职又各尽其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工作要在制度上下苦功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冰冻三尺,水滴石穿。建立长效机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一以贯之。要完善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规定,建立健全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制度。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找一个模式去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党内制度,提升乡村党内制度的配套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永续动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实现乡村振兴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迎难而上,怀着“但愿苍生俱保暖”的情怀,以愚公移山之志实干苦干,高质量打造基层党建,才能交上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毕玉洁)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