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劳”语出《庄子列御寇》,第一层意思是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也多,第二层意思指能力强的人酬劳也多。从释义上看,该词并无贬义。
时下,一些机关单位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同是一个部门的干部,一些人,事越做越多、事越做越杂,甚至深夜、周末、节日等应休息之时,也在加班加点;相反,一些人,事越做越少,甚至分内之事都交由别人来完成,总是拿“能者多劳”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作“挡箭牌”,为自己不做事、少做事寻找借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还得分头找。其一,可以在能者身上找一找。没有天生的能者,能者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成长起来的。这样的干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实干,对于交办的每一件事,都认真对待、精益求精,干一件成一件。其二,可以在庸者身上找一找。这里所说的庸者,有的是真庸者,他们不愿花心思去研究工作,能力有限办不好事;有的是伪庸者,不想干事,认为干事吃了亏,于是有十分力使五分。正因如此,有任务之时,领导更倾向于交给能者办;对于庸者,一次办不好,两次办不好,以后也就不分或少分任务了。这样久而久之,能干者事越分越多,庸者却没事可做。
能者多劳并没有什么不妥,客观地说,能者多劳是人类社会分工合作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说明能者在某些方面强于别人,有一技之长。比别人多做一些事情,对自己是个最好的锻炼。但是,当“能者多劳”逐渐异化成一些“闲者”的借口时,就值得警惕了。
“能者多劳”成为“庸者逍遥”借口,归根结底还是部分干部对公仆意识理解有偏差,始终把工作当成是为别人做事情,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不愿吃一点亏,受一点苦。他们未曾想到,党员干部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难题,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生活幸福的渴求。
能者多劳,庸者多闲,表面上锻炼能者,培养后备力量,然而实际上却存在弊端:一是容易挫伤能者的积极性;二是会进一步放纵庸者;三是不易于团体的进步,影响工作效率。
能干是能者的本事,也是大家都应该积极争取的一种工作态度,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绝对的庸者,只有懒惰不求上进的人。能干不能成为被人利用说辞,“能者多劳”的工作安排模式已经导致了实质上的劳力浪费。
其实,“能者多劳”本无可厚非,但让能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调动更多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是发展的长远之道。笔者认为,避免能者多劳成过劳、多干扰的现象,应从建立长效机制,让能者得到褒奖和鼓励。首先,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让多劳者多得。激励机制始终是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思想情感、经济待遇、政治前途等方面得到认可,充分激发和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各级部门要改善机关干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改善忙闲不均、鞭打快牛的问题。再次,实施治庸、治懒的惩罚机制,让多劳者增多,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这样既为“能者”减轻负担,又能给“庸者”锻炼机会,形成你追我赶互相补台不拆台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避免“能者过劳”的现象。( 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