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干部考察要敢于“刨根问底”

2021年10月15日10:46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一些落马腐败分子身上集中地暴露出组织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干部考察中出现失真、失准情况,固然有许多客观方面原因,但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如考察态度不端正、不能敏锐地捕捉有关信息、对一些“细枝末节”的信息不能刨根等等。对最容易遗漏、较难衡量的干部觉悟、品行、素养进行刨根问题调查,必须成为考察工作的重中之重。

  “眼观六路”全面考量。多留意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将干部“私生活”一并纳入考察范围,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重点监控“公车私用”、“混迹酒场饭局”、“出入低俗场所”、“包养情妇”等行为。格外关注“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干部,诸如优秀组工干部李林森的妹妹因企业破产,一直打着临时工;芜湖副市长几乎每天骑车送女上学等这些朴素的“生活讯息”,也可逆向映照干部的品德操守,便于我们找寻干部身上的“闪光点”。

  “察言观色”准确识人。知人才能善任,只有运用辩证的观点、敏锐的思维、独到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才能选对人、用好人。要积极利用谈心谈话、听取汇报、私下交往等一切渠道,察其言、观其色、品其行。看干部在责任面前,是勇于担当还是推诿扯皮;在成绩面前,是骄傲自满还是头脑清醒;在困难面前,是畏畏缩缩还是斗志昂扬;在利益面前,是着急上火还是心境豁达。重点观察干部对待群众工作的态度和关键时刻的表现。要能够听清弦外之音,听懂言外之意,认真解读干部的人格特质和能力潜质,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画像”。

  “刨根问底”善待民意。党员干部表现如何、干得怎样,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考察任用干部要坚持群众公论原则,以一名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去体验、去调查基层生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挖掘有价值的线索,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时,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一句不经意的夸赞,都可能是发现优秀干部人才的“敲门砖”。既要看正面评价,也要听负面声音,把群众举报监督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坚决把那些党性不纯、作风不正、宗旨意识淡薄的干部排除在考察范围之外。(康利强)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