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手”“老前辈”“隐形人”“背锅侠”“大头兵”……近年来,基层作风建设走向深入,基层干部队伍的责任心、执行力得到群众认可。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少数干部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了基层闲人,给基层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成为一种基层治理“病”。(10月26日 半月谈)
五种闲人画像,勾勒出基层单位众生相。从主观上看,一些基层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干事浮于表面,病根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出现了偏差。一些基层干部“体制内思维”根深蒂固,认为公务员是一个“铁饭碗”,可以旱涝保收。
从客观上看,部分基层单位没有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干劲十足的干部难免忙中有失,被领导“甩锅”后工作积极性受挫。对于干部队伍的考核管理,一些单位领导“只看表面,不顾实效”,久而久之,一些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自甘堕落”成为一名闲人。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根本上要完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让能者上、对错者容、使庸者下,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其在自觉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中培育新动能、彰显新活力,始终保持“快马加鞭未下鞍”“只争朝夕莫等闲”的精气神,不动摇、不懈怠、不当闲人。
鼓励激励机制“对症”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强,开具的是让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医嘱;容错纠错机制针对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不足施治,是以宽容保护作药引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能上能下机制着重治疗的是干部干事创业压力不够,注入的是让平庸者下、让失职者下、让不适应者下的强心针。要挖深挖细查找“病源”,把“治病良方”开出来,让广大干部迈出步子履职尽责、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让上来的干部热情饱满、下去的干部心悦诚服。
落实“三项机制”的处方,关键是完善机制配套、制定实施细则,在刚性管理上见效度,在柔性管理上见温度。要清醒认识到,各地发展水平参差、各部门业务属性不一,在实践操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既明确要求干部自觉履职、严以用权,也鼓励干部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切实把增进基层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获得感、成就感,方能让“基层闲人综合征”药到病除。(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