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网站1日晚发出《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写道:“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很多自媒体将这句话与当前紧张的台海局势联系起来,做出各种猜测和分析,导致部分网民惶恐不安、跟风而动。
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博眼球”和“爱吃瓜”已经成为固定CP,每每稍有风吹草动,就必然会有人带节奏、造热点、乱解读,甚至以“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推波助澜,无限放大舆论。而大热的过分解读、“吃瓜”的津津有味,带来结果往往就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
这也正如经济日报造辟谣所说,“过度脑补,累积焦虑,完全没有必要。”商务部建议各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其本意就是怕疫情散点突发让人们措手不及。而从长期看,也是倡导居民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增加必要家庭应急商品储备,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必要补充。
生活总是有风有雨,有着很多不确定性的。7月20日的那场雨灾,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郑州在暴雨未达到极值时便进入断电、断网、断水的至暗时刻,一度被媒体称为“孤岛”。而受灾地区群众最渴望解决的,就是食宿问题。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缺衣少粮的日子熬过去了,“惊悚故事”也就随之成为了过去。
另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也就是说,今年冬天大概是一个“超级寒冬”。2008年冬天的那场冰冻灾害,曾给南方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也严重影响了粮食和日用品的物流。又一个“超级寒冬”到来,会不会造成流动性的短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超级寒冬”即将到来,全国多地疫情散点发生。在寒冷冬季有利于病毒传播的大背景下,一些小区再次封控也是极有可能的。因此,商务部建议大家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很有必要也很必须。没有必要妄加猜测,也无需多度解读,更不要被轻易带了节奏。(李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