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幕已经拉开,“尾款人”的烦恼又成了一年一度的热搜词。拼单时的选择困难,结算尾款时发现当下价格竟比下单便宜许多时的愤怒,以及眼花缭乱的规则让“尾款人”们直呼“套路满满”。(11月9日澎湃新闻)
自从双十一购物节开创以来,每年都让不少消费者翘首以盼,今年也是如此,但是随着双十一购物节一年一年的举办,商家们的套路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误导性。今年更是有消费者表示,参加双十一预售活动,熬夜付完尾款之后,定金加尾款竟比第二天的促销价还要贵。这也反映出了当前双十一的现状,如今的双十一已经成了平台和商家的一场合谋,谋的是流量,谋的是money,唯独不是他们信誓旦旦的消费者利益。现在的双十一满满的套路,快递慢不说,买东西还不一定比平时真的就便宜,一不小心还比平时贵。付定金其实是吸引流量的手段,作用和铺天盖地的全网广告是一样的,平台和商家都需要热度,是否真的比平时价格低,要看他们的心情。无数人一不小心就在不关注平时价格的情况下中了招,而如果要确保买到便宜货,就要付出大量时间货比三家乃至想办法对比日常价格。“先提价再打折”的套路比比皆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双十一的种种套路下,消费者协会也是根据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提出了六点注意事项,“低价”不可迷信,得实惠要多对比;促销规则套路复杂,下单前需看清楚;限期商品谨慎囤货,“剁手”前要巧规划;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直播带货良莠不齐,围观时保持冷静;关注商家售后服务,有纠纷及时维权。
部分商家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大大打击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枉费了消费者给予他们的信任,这样也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商家们应该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减少一些套路,让消费者更加舒心的消费。监管部门也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监测大促期间可能出现的虚假宣传、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应坚决查处,及时曝光。作为消费者自身,我们也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理智对待双十一购物节,避免冲动消费,不要因为一些“小便宜”,掉进更大的“陷阱”。(马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