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以载道、育人、传承,而非变相盈利的工具

2021年11月10日11:40

来源:大河网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规范中小学生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着力解决校服选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变相强制购买、价格偏高、款式品类过多、变动频繁、采购程序不规范等问题(11月10日 中国教育报)

  校服,作为一个校园里所有学生的统一制服,是这个学校统一视觉文化的首要组成部分,一个风格突出个性鲜明的校服赋予一个校园整体文化氛围的意义显而易见。校服愈加成为校园中的一道流动风景线,既象征着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也体现着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毋庸置疑,校服已成为团结的象征,集体意识的体现。

  诚然,作为育人传承功能的校服一旦沦为变相圈钱的工具,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家庭的利益。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承担了孩子教育的大部分费用,校服作为额外支出,需要家庭来承担。一直以来,校服都是采取的“自愿订购”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自愿原则”很容易被异化成“软强制”或“硬实施”,校方作为强势的一方可以通过暗示或者设置一些门槛逼家长“被自愿”。校服分类五花八门,按照季节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套,按照用途又分为运动服、礼服等。显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校服支出已经成为了一种经济负担,加之孩子处于成长期,校服的频繁更换根本无法跟上身体的成长。

  再者,对于身心成长出于关键期的孩子来说,校服作为贴身衣服,其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近年来,不断出现校服问题,例如“致癌校服”和“透明校服”,前者伤害学生身体健康,后者伤害学生心理健康。诸如此类的新闻事件不断发生,反思背后的原因,当是相关监管制度的确实,和制作购买等程序不够透明。

  让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成为“阳光利器”,才能进一步规范校服购买等问题。校服问题可能带来各种腐败性隐患,又会影响公众的社会满意度,除低教育的公信力与信誉度。应当明确的是,公开公正,让校服定制到采购公之于众,使相关部门介入采购程序是方法之一。另外,是否可以成立以家长为代表的校服管理小组来监督,破除校服管理机制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门槛和不合理限价。针对不同学生是否也该有不同的方案,对于困难家庭,学校可以给予购买校服补助,让家长“接受度”成为校服购买的重要考量。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校服,作为精神传承,育人的工具,我们应当注重其内涵建设,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进而做好价格等监督问题,让校服问题走到明处,让每个家庭安心、放心、舒心。(韩欣)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