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静”“下”心来读马列

2021年11月16日10:27

来源:大河网

  夫学须静也。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文中指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广大党员、干部,谨记教导,“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静”,即心静,静心。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为了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的能力,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门口“闹市读书”,时而朗读、时而默念、旁若无人。习近平总书记陕北农村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他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早上起来,他的脸、鼻孔、眼眶都被煤油灯的烟熏黑了。毛泽东同志“闹市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脸、鼻孔、眼眶都被煤油灯的烟熏黑了”,正是静心读书、潜心求学的生动写照。“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唯有静如止水,心无旁骛,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才能让科学理论入心入脑。倘若学习时,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想饭局,一会儿看风景,坐不下来,静不下心,就像古代跟弈秋学棋艺的那个学生一样“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其结果必然是浪费光阴,一无所获。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培养静心读书的习惯——少一点应酬,少一点娱乐,不让无谓的事物、杂事扰乱身心,多用一点时间坐下来,沉进去,静心读书。坚持这样做,就会形成良好习惯,自觉做到“心静如水”读马列!

  “下”,即下苦功。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我们现在许多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对马克思主义这样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更要下苦功夫学习。对党员、干部来说,下苦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克服懒惰心理,抵挡住应酬玩乐等诱惑,自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党史文汇》说,根据毛泽东同志临终护理记录,9月8日这一天,毛泽东同志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当时,他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阅读只能由工作人员托举着书和文件来完成。一代伟人,逝世前一天,依然克服困难,坚持读书,这样的精神,难道不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必备的吗?(李红卫)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