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少花钱、不花钱,也能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11月23日09:31

来源:大河网

  《人民日报》说,在基层卫生院工作了20年的浙江宁波医生刘峰,为解决老年患者经常忘记药品名字的问题,就主动收集了60多种老年患者常用的药盒。每当患者不记得药名或者说不清曾经的用药史时,就拿出这些卡片让老人们回忆。“有的药开过就忘记了,但看到盒子就知道了,我们对刘医生评价都很高,因为他心很细,对人很热情”—— 69岁的糖尿病患者姚徽国如是说。

  仅仅是举手之劳,就让群众赞叹不已!这样的为群众办实事,很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我为群众办实事”,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总认为,办事就要花钱,因而,要么向上级伸手要钱,要么向财政申请拨款。固然,诸如修路,上项目,发展特色产业等,是要投入资金的。但,也有一些事,是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比如群众反映的办证难问题,笔者就曾为了办个证件,前后跑了四次——或因资料不全,或因负责此事的同志有事。其实,如果负责此事的同志,多说几句话,在我第一次去时,就告诉我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列出一个清单,且告知我哪个时间段来,那么,我是完全可以少跑两次的。

  有钱了,多为群众办一些民生大事,是必须的。然而,如果一个地方财力有限,或者单位资金紧张,那么,只要用真心,用真情,多动动脑筋,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也可以用很小的投入,换来群众的点赞。河南洛阳偃师区,为了方便该区新一高学生回家、返校,今年六月份,特意在该区103路公交线路上,增加停车点:新一高门口。此外,为方便附近一些村的老百姓参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八月份,该区又把此公交车线路延长到博物馆。如此小的投入,换来的是学生的啧啧称赞,老百姓的笑逐颜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在广西考察时,总书记再次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老百姓开口笑了、伸出大拇指赞了的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办公室90后小刘,早上上班时,看到一个卖洛宁红薯的老人,把三轮车停在人行道上叫卖,就主动跑过去,告诉老人说区里创建文明城市,不允许占道经营,然后亲自把老人领到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小区附近,说这里城管允许,而且买东西的人也多。老人感动的一个劲儿说遇到了好人,说党的干部好。广大党员、干部,只要有一颗时刻为群众着想的心,有把群众当亲人的真挚情感,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落实在每一件事情上,就会像小刘那样,即使不花钱、少花钱,也能办成让群众满意、高兴和点赞的事情!(李红卫)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