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涛
在建党百年前夕、“十四五”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视察,为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南阳,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新的发展机遇。全市人民一定要凝心聚力,抓住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机遇,谱写出干事创业、发展提升、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新篇章。
历史抉择,内生需要。南阳处于郑州、武汉、西安、重庆等国家中心城市之间,被周边四大城市群割离在外,在城市群发展规律作用下,南阳的高端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南阳被边缘化的格局凸显,无论是与邻省副中心城市襄阳和宜昌比,还是与省内洛阳这个副中心城市比,南阳经济整体处于劣势。市委、市政府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发展南阳经济,这次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南阳也从过去河南省“一主一副三区域”中的“区域中心城市”,一跃而成为河南省“一主二副二区域”新格局中的重要一员。这既是中央、省委对南阳发展的肯定,更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南阳新定位、新使命、新责任。南阳务必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不断提升经济硬实力、科技创新力、发展软实力、辐射带动力和城市影响力。
清醒认识,摆正定位。南阳地域面积全省第一,常住人口全省第二,经济总量全省第三,南阳高速公路、南阳机场、唐河航道等交通优势明显,经济方面,GDP长年稳居全省第三位,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落户南阳,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初显,拥有“南阳光电”“南阳防爆”“南阳新能源”等一批国字号产业基地。文化方面,南阳有丰厚的历史渊源,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5000年的文明史、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曾哺育出四圣和许多现当代名人等。从经济规模、人口、地域视角来看,南阳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当之无愧,对于南阳来言,绝对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整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在肯定成绩和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南阳经济总量不高、发展速度和质量不优、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竞争加剧等一些现实挑战,在高速新线、城乡融合、产融协作、创新驱动、人才引进、资本吸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科学谋划,实干兴邦。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后,省委书记楼阳生就来到南阳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楼阳生书记指出,要聚焦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前瞻30年的视野,在全国城市群发展、中原成群建设大格局中,来定位、来审视、来谋划。副中心城市绝对不是靠封出来的,而是要靠实干拼出来的。建设副中心城市,南阳没有成熟的经验,一切都需要自我探索、自我革命,需要创造创新,需要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多方论证、少走弯路、快速进阶。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首先舍得投入,编制高标准的南阳副中心城市战略发展规划,规划制定后就要严格遵照执行;其次,围绕高效生态产业链供应链的整合与放大,形成高效生态经济具有南阳特色新机制,在生态优化方面先予后取,坚持低碳化绿色发展;第三,大力引进人才,靠待遇吸引人才,形成人才聚集高地,在初期,在技术和智慧支撑方面可以借助外脑,同时用好筑巢引凤,注重人才教育孵化,培育本土人才团队;第四,各级领导干部要迅速转变工作作风,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来,努力改变招商引资软环境,积极引进大型高精端项目、筹建大学和科研院所,以优质的政务服务为南阳经济腾飞、副中心城市实至名归添砖加瓦。宣传资源向“淅有山川”区域公用品牌倾斜,在县城入城口、主要交通干道、旅游景点附近设置大型户外宣传广告,在各媒体平台进行专题宣传。县主要领导拍摄短视频,通过抖音等对外推介淅川农副产品。牵头举办淅有山川品牌发展高峰论坛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吸引省内外200多名领导、专家、企业家参会,淅川未来两年林果销售一空。活动期间还同步进行县长直播带货,为淅川的香菇、蜂蜜、羊肚菌等农副产品代言,近4万网友走进直播间为淅川农副产品助力。通过系列展示和宣传推介,有力提升了淅川农副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效益,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消费帮扶的积极性。
要通过宣传推介进一步积极促进消费帮扶,通过有效的宣传攻势、多种宣传平台联动发力,使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一体推进、线上线下协同拓展,推动消费帮扶提质增效,让消费帮扶更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引导被帮扶地区农民勇于挑上电商销售“金扁担”,在全民网络信息大潮中积极成为本土农副产品的宣传员、代言人、售货员。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制度优势,通过加强区域协作帮扶、强化定向采购帮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推动消费帮扶在走深走实中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全社会参与格局,让消费帮扶成为乡村振兴伟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