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视明星张庭的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上海市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因其利用金融机构转移或隐匿涉传销资金,该局已依法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达尔威公司系“TST庭秘密”运营主体,该公司实控人为林瑞阳张庭夫妇。(据12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游走在微商与传销间的张庭夫妇旗下公司,到底有没有触及传销犯罪,目前不宜妄下结论,需要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调查,最后由司法部门认定。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销也跟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步伐不断升级,赶在人们对新事物了解尚不成熟的阶段,进行坑蒙与欺诈。与“杀熟”式的传统传销相比,网络传销活动自由、操作简单,具有金额小而分散,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欺骗范围更为广泛等特点。电商购物、“新零售”团购、买币理财等均能成为网络传销渠道和方式,让人防不胜防,俨然成了一颗网络经济毒瘤。
法治社会,容不下违法钻营的“秘密”;法律之伞,只保护守法本分的经营。为治理和打击网络传销,今年12月,《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发布,将加大打击传销力度,借助技术手段甄别新形势下以电商、微商、消费返利等名义开展的新型传销行为,依法查处直销违法违规行为。
净化网络经济,保障合法权益,剜掉网络传销毒瘤要趁早,不能等到网络传销做大做强之后才剜掉。以此次事件为例,包括张庭夫妇旗下公司在内的不少微商公司一直存在着传销的嫌疑。《民主与法制》周刊就曾发表过题为《微商还是传销?——关于张庭、林瑞阳们商业模式的忧思》的深度报道。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法律保护正常的经营行为,但非法经营不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内,任何人都不能将新业态当作包装非法行径的“马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预防网络传销常常是与犯罪“你追我赶”的科技较量。从提高堵截能力让相关黑软件下不了、黑网站登不上,到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劝阻群众免于被骗,再到完善止付冻结工作机制,守住群众“钱袋子”,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对于广大平台而言,守住公心,与相关监管部门一道,加强对传销行为的技术甄别,加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更好赋能打击传销工作,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撑的全国一体化打击犯罪格局,才能对网络传销乃至其上下游“黑灰产”施以全链条打击和治理。对于广大网民而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防范网络传销等诈骗行为,“动心”之前需“动脑”,不要被以电商名义包裹的传销手段迷惑了双眼。(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