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民主生活会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

2022年01月12日09:08

来源:大河网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2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好这个特殊年份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意义尤为重大。

       但笔者发现无论组织部门要求如何严格,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在前期准备阶段,撰写剖析材料“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没有做到刀刃向内把思想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这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闯关”思想是不可能将会议开出效果的。

       剖析材料要“辣味十足”。剖析材料原本是能够真实客观反映领导干部自身问题的材料,材料中查摆的问题应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内容实在,深刻剖析、触及灵魂。但实际撰写中,部分领导干部把材料撰写搞成了一门“技术活”,查摆问题避重就轻,以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老问题代替新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应付差事,对描写问题的词语更是反复推敲,生怕说重了会“引火烧身”影响个人政绩。说到底,还是因为自身党性修养不够,思想意识的“总开关”出了问题,遇到责任不敢承担,发现问题归于客观。

       互相批评要“红脸出汗”。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批评”环节,本应该是让“旁观者”给“当局者”指出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当事人更好的认清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很多领导干部却怕“得罪人”,相互批评时,尽量多说他人容易接受和爱听的 “好话”、“官话”、“套话”,甚至在用词上还要几经斟酌,既说不“到位”,也说不“到味”,致使民主生活会“变了味”。就算有敢说问题的,也要先铺垫一段成绩,用“不够”、“不足”、“希望”等词语轻描淡写地带过存在的问题。更有甚者,会出现“某某同志工作过于认真,要求完美,平时经常加班,不注重休息等”这样的“批评”,“精致的形式主义”之风把原本是互相“点评”的会变相开成了互相“点赞”的会。

       民主生活会,开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对组织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只有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批评中找准问题、正视问题,才能达到“红脸出汗”、“治病救人”之效。  ( 陈雨欣 )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