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文章强调,要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文章强调的加强法治宣传,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们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想要确保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民主法治保驾护航。因此,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合力奏响新时代法治宣传工作的“最强音”。
精准聚焦发力,唱响法治宣传的“主打歌”。文章强调,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法治宣传工作,首先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加强新时代法治宣传,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同法治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干部的学习和培训中,帮助干部明辨是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要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精准”二字,把法治的核心要素传达到干部群众、传达到基层。除此以外,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法治思想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接地气”的方式和“土言土语”宣传法治,让法治思想能够真正入群众的“脑”和“心”。
精准模范带头,立起宣传建设的“风向标”。文章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动法治思想宣传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需要用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例,让思想理论化为实实在在的人和物,不断壮大舆论声势。共产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更是法治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护法的排头兵,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面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敢于挺身而出、坚决斗争;争做学法的排头兵,坚持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根本要求,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高一筹;争做守法的排头兵,带头遵纪守法,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观念,主动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习惯于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立起守法模范标杆;争做用法的排头兵,以法规制度为干事根本依据,克服凭经验、习惯、好恶开展工作的思维定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依法用权、理性用权、谨慎用权,坚决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高地。
精心培养骨干,打造薪火相传的“主力军”。文章强调,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凝聚人才力量,才能推进法治事业发展;打造人才高地,才能推进法治事业高质量发展。法治护航事业改革发展稳定,人才护航法治事业改革发展。想要培养法治人才,就必须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为支撑,厚植法治人才培育的土壤;要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培养出一批有潜力的法治宣传工作者,用不断的“实战”、“挑战”,挑选出一批法治宣传骨干,“锻造”成法治宣传人才;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用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去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要建立健全法治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培养法治宣传骨干、选拔出优秀骨干,让一代又一代的法治宣传工作者“薪火相传”,让法治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时刻保持在“打磨”中进步,在进步中受到鼓励,在被鼓励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奏响法治宣传工作“最强音”,就是要打造出一支能够把稳“风向标”的“主力军”,聚焦发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和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共同唱响法治宣传工作的“主打歌”。(周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