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守牢粮食安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耕地

2022年03月08日16:41

来源:大河网

  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让人不禁想到一组耳熟能详和引以为傲的数据——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个奇迹的背后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严格耕地保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国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000多亿斤增长到当前的1.3万亿斤以上,使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和粮食供给的主要来源。没有一定存量的耕地就谈不上大规模的粮食生产,没有一定自给自足率的口粮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粮食安全。一直以来,我国实施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和贡献率不断下降,使得社会对农业基础地位尤其是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有所减弱。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发展建设上的短视和急功近利行为造成耕地占用、优质耕地资源流失、土壤品质下降、耕种积极性降低等问题多发,耕地利用呈现出“非粮化”“非食物化”“边际化”“弃耕化”等趋势,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诸多风险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耕地保护问题。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目标,不断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依据党政同责要求,增加地方党委政治引领、政治保障和政治建设等指标,强化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考核,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自觉扛起保护耕地的责任,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系统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修复土壤生态,提升耕地品质。依托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确保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耕地稳,粮食安。耕地保护是红线,是底线,更是生命线。为国家安全计、为子孙后代计,一定要牢固树立耕地保护责任意识,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决把“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落到实处。(刘永安)


编辑:韩淼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