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层面”

2022年03月20日17:26

来源:大河网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把握几个重要关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亲近,中华民族形成了追求团结统一的强大内生动力,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回望过去,各民族共同谱写了文成公主进藏、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历史佳话;在近代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共同培育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证明,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导各族人民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起,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起“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力量之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陈觉)

编辑:杜若森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