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求职者为了确保入职体检顺利通过,会求助于“代人体检”中介机构。这些机构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从寻找代检者到联系医院、体检机构,甚至到修改结果,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灰黑产业链,收费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并宣称“只要交钱就能搞定”。
“代人体检”虽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着实令人震惊。在网上以“代检体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不少代检机构网页随即映入眼帘。在一些社交平台和论坛上,与“代检”有关的帖子、群聊和讨论小组也不在少数,分享着各种体检或代检经验。再看代检机构的业务范围,涵盖了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甚至包括事业编或公务员体检,真是“神通广大”。
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代检机构的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服务堪比“私人定制”。有顾客咨询问题,代检机构立即询问详细情况:哪家医院、什么性质的体检、单位有何要求、有无人事陪同监督、担心哪个指标、什么时候体检等等。机构会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制定代检方案,通常顾客可以选择直接由“枪手”代检,也可以选择通过打点医院关系让结果正常,只是价格不同,并支持过后付款。
其实体检代检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场需求依然存在,随着入职体检的普及和严格,担心身体状况不过关的求职者还是会铤而走险,有利可图成了代检机构的生存根本。二是监管环节存在漏洞,除了事先“打点好医院关系”,一些医院、体检机构的“不设防”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代检现象。三是违法成本较低,医疗机构在“未知”代检行为的情况下一般不承担责任。
想要整治代检现象,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消除因身体健康状况引发的就业歧视。虽说相关法律法规早就禁止就业歧视,但企业仍会担心疾病或者病原体携带易于发病,进而增加用工成本,加之公众的偏见,不少入职者雇佣“枪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就需要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体检范围,对与工作无关的项目予以取消。
当然破解体检代检顽疾还需要压实多方责任,全方位发力。医院和体检机构要严把体检程序关,对入职体检人员的信息进行认真比对,或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身份识别,不能因程序不严为代检者再开“绿灯”。用人单位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尽量陪同跟检。或与体检单位约定代检协议,有蒙混过关的进行赔偿等。体检者、代检者的违法成本也要增加,让诚信体检回归成常态。(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