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让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下去”

2022年03月30日17:01

来源:大河网

  3月28日至29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深入到文化宣传单位调研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以历史文脉包括人物、事件等为主线,以省会郑州为中心,整合资源,串珠成线,设计精品路线,优化产品供给,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全景式集中展示地、知名旅游目的地。要坚持以文化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河南,让文化自信春风化雨、根植于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保护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我们追根溯源过去的辉煌历史,更能提升强烈的自信心,激发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从而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

  那么,如何让“出圈”的文化“入圈”,“火”起来的文化“活”下去,就要在增加情感温度、创新体验方式、厚植家国情怀上深下功夫,唯此方能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回归现实需要,身临其境,增加传统文化的情感温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来源于民间,经过时间淘洗、时代淬炼,沉淀成一种精神。因此,盘活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深挖历史文化中摸清家底、汲取精髓,在回应大众需求中增加人文体验、情感“升温”。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媒体和文艺创作者既要走访民间,了解生活方式、群众精神所需,又要心中装着群众,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生活之美,从服装、头饰到生活习惯,坚持将生活之美贯穿作品始终,用传统文化的“温度”唤醒大众的“热度”。要发掘线下线上的互补优势,通过VR、AR等现代科技,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场景复原、虚拟化展示、情感化共鸣,同时,各类博物馆和文化旅游区、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要借观众之口让文物“会说话”,让观众在参与中增强文化互动,提高获得感、文化认同感。

  关注多元视角,与时俱进,创新传统文化的体验方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唯有与时俱进、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方能与大众同频共振,成为时代的“领跑者”。要突出趣味性,坚持以用户为王的制作导向,以历史人物故事连载、轶事拾遗等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去吸引观众,用“小切口”讲“大历史”,以“小人物”绘“大时代”。要找准话题性,依托地方网络宣传平台这一“扩音器”,紧跟时代热点、把握发展潮流、设置大众议题,通过正能量网红等“传声”“传神”。要注重差异性,坚持用荧屏播放、线下民俗展览作为主渠道,把准老年人的“参与脉”,同时也要注重开设线上“竞答”“互动留言”等评论区,“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以一种相当“会玩儿”的创意策划拉进民众间的距离。

  发扬攻关精神,匠心传承,厚植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从五千年文明深处走来的家风、国风,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力量之源,要发扬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要以传统工艺为抓手,通过专家解读传统工艺品的艰难复杂制作过程,增进群众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与认同,提高对传统工艺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通过学校组织“民间艺术大拾遗”活动,使同学们在剪纸、皮影戏等民间文化的体验中,感悟“工匠精神”。要以影视屏幕为平台,通过明星演绎、实景拍摄等方式向大众传递“传统活化、设计转化、生活美化”的工匠精神,用趣味性拉近距离,用现代美感彰显攻关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力将家国情怀厚植进人们心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矿藏”,我们要在传承和创新中让它重新回到现代生活,在与时俱进中找到一种与当下“融为一体”的全新方式,在精神“投喂”中厚植家国情怀,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自带流量的资源“富矿”!(渠培)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