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云祭扫”心若在,情就真

2022年04月04日09:35

来源:大河网

  家国又清明,文明祭先人。近期我国疫情多发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避免清明节期间因人员聚集祭扫引发疫情传播风险,全国多地发布通告,暂停室内骨灰堂祭扫、严格室外预约祭扫,同时,积极回应广大群众寄托哀思的需求,推出了以远程互联网为载体的“网上祭祀”平台等“云祭扫”方式,为居民在清明期间提供免费线上祭扫服务,延续清明祭扫的传统,实现清明祭祀先人、慎终追远的目的。

  心若在,情就真。点上一支蜡烛,献上一束鲜花,写上一段寄语,制作一张思念卡片,留下一段倾诉……隔屏追思“云祭扫”,视通万里,遥拜先祖,心有灵犀,合乎伦常,祭扫形式虽然变了,从线下的回归原乡、远足踏青,转为线上的弹幕追思、居家礼祭,改变的只是祭祀的方式,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在变化中传承,在不变中坚守,对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薪火相传的方式。

  “云祭扫”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祭扫方式。同样是孝道的彰显。更何况,传统的“现场祭扫”,焚烧冥币、祭品,燃放爆竹烟花等,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还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集中祭扫时常导致交通严重拥堵。依托科技发展、网络普及的背景,选择不焚烧纸钱,不燃放鞭炮的“云祭扫”,符合现代殡葬发展理念,是移风易俗、杜绝火灾隐患的大义之举。由此而言,“云祭扫”也是追思先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记住就是最好的思念”。当前,我国防疫抗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3月份以来,本土感染者累计突破7万,中高风险区一度超过600个。防控工作来不得半点松懈,“云祭扫”则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扎堆聚集,既减少了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又倡导了健康节俭、绿色环保的文明理念。这样的“云祭扫”同样感情充沛,可以唤醒家族记忆、重温家国情怀,不失为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缅怀方式。

  “云祭扫”更“清明”。注重“清”和“明”,一直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云祭扫”搭上“互联网+”快车,彰显了绿色低碳和文明,引领着清明祭扫新风尚,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新风,契合了时代特点。(乐兵)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