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与其“取巧”,不如“讨苦”

2022年04月08日08:24

来源:大河网

  “取巧”指的是采取不正当手段、不恰当方法谋取利益,用来形容靠小聪明占便宜,不费力气取得好处。应当看到,当前年轻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热衷“取巧”的现象:有的只想揽功、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干事,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利于自己的事抢先干、群众要办的事打太极;有的不敢较真、不敢亮剑,挑不了重担、扛不了重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逢场作戏、随俗应酬,见风使舵、马虎应对;有的拿基层当“跳板”、似一线为“渡金”,充当看客、甘当过客,装模作样、装腔作势,出诊不号脉、倒脚不射门。

  年轻干部追求“取巧”、乐于“取巧”,实际上就是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发展观,根源在于党性观念淡化、宗旨意识虚化、群众观念弱化。“取巧”无论对国家还是事业、对组织还是个人都没有益处,不要被“取巧”所诱导、所蒙蔽,削足适履、剖腹藏珠,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与其“取巧”,不如“讨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的那样:“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

  艰苦的环境磨炼党性。“岂不畏艰难,所凭在忠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定初心,触摸到的是“信仰的真谛”“真理的味道”。从建党时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的改天换地,从新时期的翻天覆地到新时代的惊天动地,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秉持初心、砥砺初心、践行初心、以苦为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把汗水播洒在一线、把智慧浇灌在一线、把成就书写在一线,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才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注入艰苦奋斗的政治基因,把艰苦奋斗当作一种修行、一种境界,擦亮“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慧眼,练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才能锻造无坚不摧的“内核”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艰苦的岗位磨淬本领。不结“千层茧”,难长“冲天翅”。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找准自身“痛点”,祛娇气、戒浮气、除燥气,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抛砖引玉、融会贯通,把“死知识”变成“活学问”,补齐学历与能力的“高低杠”。融入群众汲取智慧,走出舒适区、迈出安乐窝,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计,敢于打破常规定势,冲破经验主义束缚,多踏实步、少踩虚步,多琢磨事、少琢磨“位”,同群众摸爬滚打中练好“两把刷子”。勇于接受风险挑战,突出问题靶向、闭环导向,以逆境为“铺路石”、以困境为“垫脚石”,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芋”,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斗中学会战斗,锻造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艰苦的任务磨砺情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环境恶劣、形势复杂,越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越是任务艰巨、使命繁重,越要激扬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滋养“居安思危”的情愫,随时保持清醒头脑,科学预见形势发展变化,准确判断隐藏困难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涵养“自讨苦吃”的品格,崇尚实干实践实效,常怀“闻鸡起舞”的勤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苦难苦事。葆养“血战到底”的风骨,主动开动脑筋、大胆创新作为,不惧风雨、不畏险阻,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站在风云际会、潮头浪尖的年轻干部,愿当“苦行僧”、善使“苦肉计”,迷于吃苦、精于吃苦、痴于吃苦,就一定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栋梁之才。(胡文彬)

编辑:赵惜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