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扒下“伪创新”的“马甲”要动“真格”

2022年04月13日10:15

来源:大河网

  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的地方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基层创新是改革的基本路径、重要方法和强劲动能,对推动顶层设计落地、提升改革实效大有裨益。基层创新当从“新”字着力,破除基层“伪创新”,让创新落地落实。

  心中常怀民,让创意“走心”,破除“为创新”。为民服务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目的自上而下都应该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多扪心自问,问问这项创新措施有无利民之处;多登门讨教,问问这样的创新成果有无群众需求,以“获得感”为标尺,让创意走心、创意为民。要不断探求解决矛盾的新方法,发展的新道路,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满意度。

  脚下多粘泥,让新路“可行”,破除“唯创新”。工作措施是创新落地落实的抓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多下基层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关心群众疾苦,感受群众冷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基层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前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走进田间地头,坐上百姓炕头,把群众放在心头,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要做到“带着调研的课题下去,带着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点子上来”。要突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及基层治理党员干部工作中遇到大事难事时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与群众多商量,多向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中走好、走稳、走实群众路线,在方式方法的选择时充分注重实事求是,追求实效。

  一竿插到底,让政府“守信”,破除“伪创新”。基层最怕“半拉子”工程,费钱、费力、费感情,久而久之让人民群众产生一种看热闹的心态,让政府失信。因此,各级政府创新必须注重实际,不能搞政绩工程,切忌搞“政治秀”。喜欢做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喜欢“作秀”, 几乎成了一些地方党政干部的顽疾。政府创新如果也搞成形象工程,那就不是简单地劳民伤财,而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政府的创新必须脚踏实地,少说多做,重在实际效果,重在落到实处,重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另一方面,社会舆论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各级政府的改革创新,充分肯定其成绩,不要以偏概全,否定改革,坚决遏制政府无效低效投资行为,坚决不能搞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党员干部要拥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让创新措施一竿子插到底、立竿见影。(陈觉)

编辑:赵惜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