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静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
精于细节,是做群众工作的真情真意。俗话说,“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在做群众工作时,把握好细节,在细节上落实落细才能体现为民服务的真情真意,若在做群众工作时不清“痛点”、不通“堵点”,不清“淤点”,做事情蜻蜓点水,那就会让“细节的魔鬼”损害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这样提到“我们既要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这头‘象’,置于构建和谐社会全局这条‘大船’上来定位和谋划,同时,又要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善于从具体的现象中把握客观规律,以有效抓手之‘无厚’,入关键环节之‘有间’,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抓好落实。”这段话提醒我们无论立身处世,还是履职担责,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要落细落实、积微成著。
精于细节,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他们对自己所执着的行业细节精雕细琢,不断追求高质量,创新永远不停止,他们的行动诠释了精于细节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备因素。张爱兵,中国科学院“十大工匠”之一,整整十五年,他带领科研团队通过不懈探索,经历几十次的改进与调整,攻克难关,实现了高压范围和变化速度的突破,摆脱进口高压电源的限制,实现自主可控,也使他所负责仪器的时间分辨率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科研之路上的每一步前进,都少不了这些工匠们的努力钻研。
精于细节,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伟大情怀。最是细节之处彰显真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的宗旨从孩童到老人,从普通百姓到科研人员,团结起来,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有的社区干部奔波于几百家灯火之间,有的医护人员只要有号召必定立刻响应。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再到跨入百岁的老人,从国外留学生到所有外国人员,对每一个生命都全力护航、悉心呵护,这是举国同心下对人的生命、价值、尊严的全面保护。这种“精”,真正实现精准识别、精准防护、精准管理,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大。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从小处见大处,才能够真正在小事情小细节上修得大境界、磨练广阔格局。(汪丽伊 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