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用航天精神托起伟大中国梦

2022年05月07日13:32

来源:大河网

  “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期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910年,17岁的毛泽东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诗篇,表达其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1911年,13岁的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说出了那句让人振聋发聩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为青年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辉煌业绩提供了有利契机,同时也对青年素质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中国航天精神,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不负时代使命的过硬本领、扎实作风。

  “当时条件的确很苦,吃得没有一点儿油水,饿着肚子读书。但是我发现,一读书就会忘记劳作艰辛之苦、物质贫乏之苦,得到的却是浑然忘我之乐、精神满足之乐,这就叫‘苦中作乐’。有时拿到一本好书,还真怕一下子把书读完、一时没书可读啊!”在陕北梁家河窑洞的煤油灯下,青年习近平通读过三遍《资本论》,记了很多本笔记。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青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航天精神,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习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打牢筑实理论知识根基,不断拓宽视野范围,更新知识结构,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中,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近50万人,用了近10年的时间,削平了近1300座山头,凿通了50里的隧道,建了100多座渡桥,修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60年来,塞罕坝三代护林人接力传承,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将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5万亩人工林海,筑起了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航天精神,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在真刀真枪中锤炼能力,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业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的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航天精神,高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笃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卯足“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劲,我们就一定能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贾玉宝)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