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世界的加速构建,网络安全形势愈发复杂,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五年来,我国网络安全领域各类政策法规日益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日益创新,应对新增网络风险策略更加成熟。
作为一种立体的技术,网络已经深入到了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工作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日常娱乐的必要条件。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引起了社会的变革,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漏洞。只有对症下药,提供法律保障,促使其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为我所用。
强化用网安全意识。其实,网络上一些非法集资、虚假诈骗、销售假货等能屡屡得逞,就在于抓住了用户贪“小便宜”心理,以及渴望一夜暴富的“软肋”。如果用户以平常心面对,擦亮用网的眼睛,或许很多非法行为都无机可乘。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安全宣传加强,用户的识别能力也在提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用网是抵制非法行为的关键。
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如今,网络安全技术更加完善,不仅有硬件上的“过滤”功能,也开发了反诈等各式各样的APP,成为了用户安全用网的重要助手。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商家打着“擦边球”,野蛮推送诱惑信息,把用户当成“羔羊”,企图从中谋利。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出台,对网络安全建设管理运行提出明确要求,并对网络相关产品及服务进行约束,也为用户维权提供了可能,对压缩非法行为的空间势必会起到立竿见影效果。
从严打击非法行为。从严问责查处,才能形成倒逼压力。之所以网络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让他们无所忌惮。五年间,以《网络安全法》为基础,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一套完整的安全法律法规正在形成。可以肯定,织密织牢法律笼子,将推动网络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使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于民,也让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正。(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