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老年病”年轻化要多方发力

2022年07月27日14:10

来源:河南日报

  □张淳艺

  长期以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老年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老年病”。(据7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过去,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如今确诊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在《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2012年~2016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9岁至63.4岁,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岁~64岁年龄段占比已经超过66%。该报告还指出,发达国家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75岁左右。从总体上看,“老年病”年轻化的趋势不容忽视。

  “老年病”年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少“90后”“00后”,喜欢暴饮暴食又缺乏必要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加重身体组织负担。其次是食品饮料糖分超标。一项针对珍珠奶茶的比较试验表明,10款珍珠奶茶中有一半属于高糖饮料,其中总糖含量最高为9.30g/100g,一杯奶茶中的糖含量就超过了人体一天可摄入的量。此外,体检意识差。不少年轻人往往自认为年轻、身体素质好,很少主动到医院体检,错过“早发现,早治疗”的良机。

  身体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老年病”年轻化不仅危害年轻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对此,必须全社会多方发力,共同予以遏制。

  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比2020年提高2.25个百分点,但与群众的健康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有关部门应加大合理膳食、科学营养的宣传,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让广大年轻人了解基本的健康营养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做好自身健康管理,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完善食品国家标准。眼下,一些食品经营者为了追求口感、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奶精、糖精和甜蜜素。以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奶茶为例,由于尚未出台国家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市面上的奶茶只是奶味和茶味的含糖饮料,属于高糖分、高热量、低营养的“垃圾食品”。去年,福建省首个现制奶茶团体标准出台,规定了现制奶茶的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要求。有关部门也应尽快针对奶茶等热销食品,制定相应国家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提高公众体检意识。健康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的风险因素,对亚健康状况和早期疾病进行提示,有助于实现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比如在“糖尿病前期”,做血常规检查就能发现血糖升高现象,及时加以控制。有关部门应通过宣传和引导,提高公众健康体检意识,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