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评大赛】在跨越时空的创作接力中展现山乡“巨变”

2022年08月08日14:35

来源:大河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8月1日,在践行“强农、惠农、富农”时代主旋律中,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该计划是一项长期的文学行动,旨在走入基层,走向农村,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书写农民关切,奏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变奏曲。这是一道在“倾听中国大地最有力量的心跳、书写乡土中国的巨变”中“推出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长篇小说力作、培育一批具有蓬勃创造力的文学新人、转化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多形态文化产品”色香味俱全的“好菜”,足以激起广大写作者们的热情。

  “朴实为基”研“山乡巨变”,方能留住“生民之心”。《求是》杂志刊发《新时代文学要牢记“国之大者”》文章表示,在新时代要以历史方位标注文学坐标、以人民立场彰显文学力量、以文化自信铸就精神根基、以创新创造建设文化强国、以使命担当推动文学繁荣。“水有源,故其流无穷,树有根,故其生不穷”,在乡村振兴疆域中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留住“生民之心”。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新时代文学工作要努力拓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途径方式,引领作家不断提高深入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和自觉,在“身入”、“心入”、“情入”中创作出反映新时代、具有大气象的精品力作。叙事要“以小见大,以点代面”,不靠“标题党”哗众取宠,切忌高谈阔论、贪大求全之侃侃而谈,不已假大空的抽象理论说教,文字有泥土味儿,有野花香,有汗味儿,也有脂粉味儿,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增加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植根传统”中“探求新质”,方能凝结“国家记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族群之命,文以新之,生民之心,文以化之。坚定文化自信,塑造中华文化形象,这是创作者的初心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广大创作者要书写真正立得住、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文化精品,承先人大师之学术风骨,融当今社会之先进文学,悉力于语言学研究,透过文字表象,剖析文化内涵,凝聚国家认同,把“深情”、“深度”书写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史诗中,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浓墨重彩描绘农民奋进和追梦的自信,在振兴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的大战略中缔造描摹人民、赋能时代、淬琢历史的值得尊重、赞赏和铭记的精神文化精品。

  “跨越时空”聚“人文学脉”方能展现“国家形象”。根基扎在泥土,枝叶沐浴阳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创作者要把握“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创作理念,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浩如渊海的文献典籍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炼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揭示文创振兴乡村的时代机遇,总结发展乡村文创的可行路径,用文字激活“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抵达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惟创新性作品方能动力十足、自我更新;惟创新性作品方能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要求。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只有优秀传统文化与文艺创新“跨越时空”珠辉玉映,方能铸就乡村振兴领域开创性意义成果,以期展现“国家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期盼“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杨深)

编辑:赵惜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