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高铁上孩子吵闹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因吵闹声音过大,被同车厢旅客劝说制止,不料却遭到孩子家长的怒怼。对此,有人建议高铁应设置“儿童车厢”。那么,你觉得应该设置一个专属于孩子的“非静音车厢”来解决吵闹的问题吗?(据8月21日中国新闻网)
不妨一试
设立“儿童车厢”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喜欢吵闹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乘车,由此避免对其他乘客,尤其是那些喜欢安静或需要休息的乘客造成干扰。
设立“儿童车厢”不仅对其他乘客有好处,就是对于儿童本身,对于儿童的家长,也同样有好处。就像很多网友所说的那样,顽皮、吵闹是孩子的天性,在“儿童车厢”里孩子的这种天性可以得到尽情释放。而在普通车厢,如果因为孩子吵闹引发其他乘客的反感,导致孩子家长和其他乘客的争吵乃至冲突,也同样会影响孩子家长的心情。
从设立“儿童车厢”的可操作性上来看,也不存在什么难题。2020年12月24日起,为了满足部分乘客的需求,我国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就受到了各方的好评。不同社会群体对于旅行途中的舒适、安静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对“静音车厢”“儿童车厢”等的需求。因此,设立“儿童车厢”的建议,对铁路部门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人性化、精细化服务会起到促进作用。(苑广阔)
并非良方
建议设“儿童车厢”的出发点,说白了还是要保障车厢“静音”,这无可厚非。但“静音”管束不能只针对“熊孩子”,那些高声打电话、外放听音乐、看电视的人是不是也当在管理之列?或是也给他们单设个“专用”车厢?退一步说,即使要设“儿童车厢”,是不是也要将图安静、不吵闹的乖孩子与爱吵闹的“熊孩子”区别开?
也许,以当代技术手段增设“儿童车厢”并非难事,但现实中的操作却无疑困难重重:儿童是个泛化概念,多大范围的孩子该进“儿童车厢”?儿童缺乏独立性,“儿童车厢”要不要监护人随其进入?祖孙三代一同出行,是否也要分开购票,孩子父母顾老看小咋协调?儿童缺乏自控力,安全性如何保障……总之一句话,儿童并非成年人,设“儿童车厢”言易而行难。
事在儿童,根在大人。高铁设“儿童车厢”并非治本良方,治理“熊孩子”吵闹还需多方合力。家长要尽到教育、安抚、疏导孩子的责任,学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诉求;公众对待这一阶段的孩子及其家长,应尽量多些宽容和接纳;铁路部门应从“儿童车厢”建议中,悟出民众对“精细化管理”的诉求。(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