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溢价,真能经得起法律推敲吗?

2022年08月31日14:22

来源:大河网

  同一类型、同一尺寸、同一材质的餐盘,加上“网红爆款”“ins风”“牛排盘”等标签,标价就翻倍;同样是保温箱,“轻奢”“复古”“商务风”的产品总是卖得更贵……近日,不少消费者吐槽在购物过程中发现的商品标签猫腻。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用来帮助消费者细化商品分类的各类标签,反而成为商家变相抬价的新手段。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件商品除标签之外其余均相同,它们的价格居然相差数十元、上百元,乃至更多。难道仅仅加上“轻奢”、“复古”、“商务风”等标签,它们的身价就倍增?这难免给人一种价格欺诈之感。

  可能商家也会辩解:虽然两件商品的材料、质量、大小、功能都相同,但我的商品就属于“轻奢型”,或者就属于“复古”,我理所当然地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一些。我的商品明码标价,并没有强买强卖,没有敲诈欺骗,也没有违法违规,你能把我怎么样?

  以上说辞,好像也有道理。可是,商品附加标签后恶意溢价,这种行为是否违法?还真可以掰扯掰扯。《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那么,你在上架商品时,随手一点,给商品附加一个标签,然后就随意涨价,这经得起法律的推敲吗?是否涉嫌价格欺诈?恐怕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而需要法律来衡量。

  就如新闻中的刘女士遭遇的标签溢价套路:同样是13升的保温箱,产品A的售价为238元,而产品B的售价还不到70元。难道真有消费者甘愿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标签多花上百元吗?恐怕没有,因为这明摆着就是“智商税”啊!笔者认为,在法律法规尚没有顾及标签溢价乱象的当下,我们消费者应当在网络购物时货比三家,发现标签溢价的猫腻。

  对于网络消费者而言,大多数没有专业的法律,可能也没有那么强的法律意识,所以,对标签溢价不那么敏感。消费者对比之后,发现了标价溢价的猫腻,避开了这个坑。但如果消费者没有货比三家呢?就只能自认倒霉。商家用虚无缥缈的标签来糊弄消费者,以姜太公钓鱼的心态,坐等“冤大头”消费者上钩,应该是一种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我们不能容忍。

  从以上角度衡量,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应当较真,用法律法规对照“标签溢价”现象:如若它属于无法,就对涉事商家依法惩处,并督促网购平台加以监管;如若这种行为不构成违法违规,也应当提醒消费者,网购时睁大慧眼,别让“标签溢价”侵犯你的钱包。(黄齐超)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