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干部要善于说“群众话”

2022年09月01日10:14

来源:大河网

  古人有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广大干部更要站稳人民阵脚,坚持人民至上,倾听人民所需,说好“群众话”、办好“群众事”,交出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说好“群众话”,学会贴近日常,切忌纸上谈兵。毛泽东同志在赣南苏区的寻乌县实地调查研究后,撰写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重要调查报告和文章,得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实际工作中,干部要带着感情走进群众,多些“眼睛向下的决心”“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少些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走出机关大门,深入群众家门,了解群众想什么、干什么、需什么,是我们看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基础和前提。广大年轻干部更应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学会说“群众话”,把所学所思运用至工作实践,在解决群众问题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说好“群众话”,学会换位思考,切忌居高临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广大年轻干部要涵养“向下”的意识,深入寻常巷落,把群众当亲人,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锤炼本领。但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群众话”的现象,有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找不准位置、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这些“不作为”“不善为”“不担当”,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严重影响国家事业、人民利益。“不走心”会让群众寒了心,要坚持群众观点,运用换位思维,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来干,在解决群众问题中不断增强干群感情。

  说好“群众话”,学会用语通俗,切忌照本宣科。语必关情方入脑,话须通俗才传远。所谓通俗,就是要讲群众都能听得懂的话,即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言简意赅的大众话,用语通俗才能和人民群众话语相投、思想相通。这就要求广大干部转变思想态度,虚心拜群众为师,善于从“土得掉渣”的群众语言中吸取精华,注重积累、灵活运用,真正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点子上,避免陷入“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的怪圈。掌握群众语言、运用群众语言,应成为广大干部的不懈追求,在解决群众问题中不断拉近与群众距离。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能力。广大干部在同人民群众日常工作“打交道”中,最能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正因如此,更要掌握群众语言,善于说“群众话”,同人民群众交流沟通到一起,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在“走近”群众中“走进”群众。(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戴翼翔)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