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堵上偷窥之眼,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2022年09月07日14:47

来源:大河网

  近日,家住杭州市钱塘区的小杨躺在自家床上,点开短视频APP,刷了起来。没多久,他刷到一条一分多钟的视频,让他冷汗直流,大脑一片空白。原来,小王所躺着的卧室竟然全被偷拍了!小王的妻子还出现在画面里来回走动,夫妻俩的一举一动全部被记录下来!目前,涉案人员健某因侵犯他人隐私已被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众所周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间谍”设备窃听窃照事件频发,试衣间、酒店房间、自助银行、女厕所甚至成了偷拍事件高发地。而偷拍事件在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精神伤害的同时,也极大地挑战了我们法律的底线。为此,以更加有力的法律铁拳“堵上偷窥之眼”,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迫在眉睫。

  过去我们常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在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却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被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非法利用的、隐蔽性超强的“间谍”设备,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权,还极易衍生出多种违法犯罪活动。比如,一再出现的、将针孔摄像头改头换面隐藏在车钥匙、眼镜、衣服纽扣中偷窥隐私,在家庭或酒店偷装直播式针孔摄像头偷窥隐私,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偷窥隐私等相关案件,都使我们的私密空间不再私人化。这样一来,我们的隐私安全边界又应该在哪里?

  事实上,“间谍”设备的发明本来是源于一些执法单位侦查破案的初衷,然而,如今却成了一个威胁个人隐私安全的重大隐患。为此,如果我们不对“间谍”设备的使用予以规范的话,就有可能成为个别违法犯罪分子危害社会的不良工具,相当于一个打开了盖子的潘多拉魔盒。正如现在的我们每当出差住宾馆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往往不是舒心地去观看窗外的风景,而是先要仔仔细细将整个房间检查一遍,以免有可能出现的针孔摄像头,正在“照”着我们。

  当然,要想彻底清除“间谍”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除了不断加大法律制裁的力度外,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入手:一方面,要从源头上追溯,进一步加强对有关“间谍”设备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依法管理,严禁将“间谍”设备出售给一般消费者。一旦发现有违规出售的情况,就应依据有关法律条款予以打击。另一方面,从场所来看,有关经营场所也具有保障消费者隐私安全的应尽义务。无论是酒店,还是出租房,或是其它经营场所,只要出现被“间谍”设备窃听窃照的案件,相关经营场所的法人就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

  总之,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隐私本来就少得可怜,在非法使用“间谍”设备的“阴霾”下,更是如此。为此,从个人、企业、平台,到相关部门,我们必须凝聚合力、齐抓共管,共同筑牢、筑高个人隐私保护墙,严惩利用“间谍”设备进行违法犯罪。( 吕海峰)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