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月饼回归“简单”,节日方能充满“温情”

2022年09月07日15:41

来源:大河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强调要针对“天价”月饼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预防和整治,特别是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近年来,关于“天价”月饼,虽然早有禁令,但乱象仍存。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月饼价格在499元的特别多,既然规定单价超过500元的月饼要受重点监管,那么499便成为许多高端月饼的空子。“天价”月饼屡禁不止的背后其实是过多的将月饼用于商务宴请、送礼,借月饼走“人情”讲“关系”,让简单的月饼“不简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带点礼品,本是情理之中的事,这种民间的礼尚往来,有助于增强人际间的感情,但以传统节日的人情往来为“幌子”,把中秋过得变了“味”就是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让月饼回归“食品”。随着月饼市场的逐渐火热,五花八门的花式月饼纷纷面世,包装越来越精致,造型越来越讨喜,口味也越来越多元。消费者购买月饼无非就是两种属性,要么是自己吃,要么是送人。作为吃的“食品”被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污染了环境,关键是价格也不亲民。对商家而言,提高销量的途径不是靠噱头,而是要靠质量。针对当前市场的需求,多在月饼的食材、口味上下功夫,让老百姓买得实惠、买得放心才是硬道理。“民以食为天”,只有让月饼“瘦身”,真正回归“食品”属性,让价格贴近市场需求,杜绝其成为行贿送礼的“幌子”,这样的月饼才能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让节日充满“温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原本就是祈盼团圆的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中秋节最不该缺的是温情,最应该“圆”的是亲情。三秋过半,丹桂飘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成为中秋节一种“团圆”的仪式感。原本只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现实生活中,却总不乏有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错误地认为节日期间私人宴请,送点小礼,聊表心意,既不踏红线,也没有违反纪律。这种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的做法,说到底还是思想上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古人云,“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奢侈的利益输送不是中秋节的本义,铺张的送礼更会让传统文化的韵味变质。

  作为领导干部不管什么节日,首先要补足精神上的“廉洁”之钙,坚定自身的党性修养,在工作生活、圈内圈外有个鲜明的态度,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按规行事的优良作风,不断强化自身修养,才能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为政的基石,也是为政的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才能让党员干部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陈雨欣 )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