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以“三心”之力敲开“人民过上好日子”之门

2022年09月08日11:04

来源:大河网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考察时,步行察看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容村貌,并到移民户邹新曾家中看望,同一家三代围坐在一起聊家常。他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百年风华映初心,勠力同心再出发。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到哪个地方考察,都会去看望人民群众,“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让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些殷殷期盼,正是他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实注解。作为奋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用“初心”“实心”“恒心”读懂弄通党的宗旨,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三心”之力敲开“人民过上好日子”之门。

  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谈中国共产党、谈党的建设、谈军队建设、谈多党合作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谈到和阐释了“初心”。当前,无论是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想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敢担当,做实事,要把事情落实到实处,确保事情真正做到,并能发挥出做事情的意义,收获事情所带来的结果和意义;要摒除私心杂念,不谋私利,将民之所盼放在“日程表”的前端,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听民意知民需,挖掘人民的“期盼值”,用“辛苦指数”换百姓的“幸福指数”。

  深耕“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实心”。“以百姓心为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特别是不能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从生活冷暖到乐业安居,从教育医疗到公共服务,这些看似是群众的小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在心上的事。当前,基层开展的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无一不是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解决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干为要,始终保持一颗“实心”,一心为民、唯实为民;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沉入”基层,张开耳朵仔细听,听清群众口中所思所忧,为开展工作找准“目标靶心”;要常思百姓苦,常谋为民策,力争让群众之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恒心”。“要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数党员干部以一颗恒心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才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重压力,必须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解决群众问题上多用心,在落实群众工作上多用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不变、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要坚持“担使命、履职责,为民服务”的重要精神,弄明白“担当什么”“为谁担当”“怎么担当”的问题,以长远眼光和正确政绩观,多作打基础、行长远之事;要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自己“农民种田的态度、精雕细琢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心”之力当好群众的“服务员”。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奋斗之我、拼搏之我,以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为民服务精神,以“初心”“实心”“恒心”之力敲开“人民过上好日子”之门。(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周银)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