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5日至11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网络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网络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已与每个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共同维护。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五周年。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5年,是网络安全法落地生根日益发挥效力的5年,是国家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并取得显著成就的5年,也是亿万网民更有安全感的5年。
“法者,治之端也。”回望过去5年,乃至过去10年,可发现一条清晰路径,国家依法治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更完善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更强大了。以法治建设为例,除了网络安全法,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等,都为守卫网络安全铺就坚实的制度根基。
法治建设,卓有成效;日常监管,稳步推进。比如,有关部门,近年来对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开展专项治理,对电信网络诈骗强化整治。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大网民要积极参与,各家企业也要尽到责任。维护网络安全,既体现在防卫,也体现在出击。谁破坏网络安全谁就应该承担责任,哪里出现了网络安全漏洞就在哪里填补。更重要的是,动员更多人参与其中。多年来,有关部门连续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推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公园,构建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凝聚起全社会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力量,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苌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