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近日,中办印发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对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明确了情形、作出了规范、提出了要求,必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当前,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与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不适应的现象。有的政治意识淡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暧昧,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作选择;有的规矩意识缺乏,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独断专行、我行我素,任人唯亲、任人唯圈;有的宗旨意识不牢,政绩观出现偏差,罔顾民意,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片面追求任内显绩;有的斗争意识不足,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畏首畏尾、得过且过,完全不在状态;有的学习意识不够,能力素质跟不上,遇到复杂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只能瞪着眼睛干着急。如果对这些问题放任不管,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影响整个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没有斗争就没有发展。针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要敢于唱黑脸、讲硬话、动真格。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贯通日常了解、干部考察、专项考核、年度考核、巡视巡察、信访、审计等情况,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式地了解和识别干部,对好与差、优与劣、行与不行,作出客观评价和准确认定,做到心中有杆秤、手上有笔账。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生命线,对该“下”的干部,要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充分研判下的依据,严格履行下的程序,合理运用下的方式,实事求作出调整决定,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让干部“下”得心服口服、心悦诚服。
“下”是重要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聚焦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亮出“下”的利器,能够产生良好震慑效应,鲜明树立有为者有位、无为者失位的选人用人导向,反向激励更多干部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筑牢一等忠诚、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扎实作风,更好地投入到本职岗位,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同时,对“下”的干部可以起到警醒作用,通过教育引导、跟踪管理,督促他们认真反思、深刻反省,及时改进提高,积极努力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充足的干劲,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舒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