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2022年09月22日15:11

来源:大河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当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陆续换届结束,一些领导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认真履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但是,在基层换届中也出现个别“东跑西找不干事”“求稳怕乱不出事”“回避矛盾不担事”的“三类差干部”,需要各级组织部门引起高度警惕,用好一双“火眼金睛”,务必将这部分干部甄别出来,慧眼选出一批“合格型”“修养型”“担当型”“实干型”“清廉型”“五型好干部”,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三类差干部”的不良倾向形态各异

  “东跑西找不干事”的干部。信奉“能干的”不如“会跑的”,“工作做主”不如“关系强硬”,“业绩显著”不如“门路宽广”。平时工作“不起棱”、干部“威信低”、群众“有怨言”,一到干部调整时,上蹿下跳、东奔西跑,发动亲朋好友、穷尽一切力量,四处“攀高枝”“拉关系”,妄图谋取“一官半职”,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在干事创业上,失去了一名领导干部关键时刻应有的定力。

  “求稳怕乱不出事”的干部。奉行“明哲保身”主义,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认为重要时间节点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政绩”,紧要关头不惹麻烦就是最好的“表现”。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安排的工作任务,表面吆喝得“雷声很大”、鲜明亮出态度坚决贯彻到位,实则落实得“雨点很小”、迟迟不见行动、没有回音,存在稳稳当当别出事、平平安安“熬日子”的思想。

  “回避矛盾不担事”的干部。热衷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对于领导关注、显山露水、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就搞一搞、抓一抓,而对于问题比较棘手、矛盾比较集中、任务比较艰巨的一些“潜绩”,思想上不愿接触、内心里不敢触碰、行动上不见出手,生怕一旦接下“烫手的山芋”,到头弄不好还“拔不出腿来”,存在拖一拖、捱一捱的思想,这实际上就是大事难事面前缺乏勇于担当、矛盾问题面前不敢主动作为的表现。

  “三类差干部”的不良倾向与新时代新要求格格不入

  当前,处在开创“十四五”事业新局面、开启新的百年征程的交汇点上,面对光荣的使命、艰巨的重任,尤需一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担当作为、奉献干事的干部队伍,但上述“三类干部”的行为却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他们辜负了党组织的培养。一名干部的成长进步,既凝结着自身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更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培养,要想成功殊为不易。干部干部,就要“干”字当头,先干一步,说到底就是领着老百姓干事的。组织把一名干部放到某个平台、托付某个岗位,就是让其立足舞台展才华、心无旁骛干事业的,而不是上述干部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职不尽其责”,他们的所作所为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他们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老百姓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他也以实际行动躬身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掷地承诺。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无论将来处在哪个阶段、发展到何时,大家都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要永远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上述一门心思为己考虑、忘却为民服务初心的干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坚决“拒之门外”。

  他们过于看重头顶上的“乌纱帽”。当下,有的干部总觉着拼搏奋斗很多年,好不容易熬个一官半职,如果因工作被问责处理,丢掉了“乌纱帽”很不划算。所以,对风险高、责任大的工作能避则避、能躲就躲,这是典型的缺乏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宏大格局和宽广胸襟的表现。当官就意味着压力、责任、担当、奉献,一名干部若一点“苦头”也不想吃、一根“硬骨头”也不愿啃,意志得不到磨砺、能力得不到锻炼,是难成大器、难堪大任的,更不用说还千方百计想着提拔到更高位置,就是在现任岗位上如果缺乏“千斤重担勇于挑”的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也是难以胜任的。

  慧眼选出与新时代新要求相适应的“五型好干部”

  严把“政治关”,慧眼选出“忠贞不渝、永跟党走”的“合格型”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要练就一双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各级组织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好考察“千里眼”,通过背景倒查、档案严查、群众问查、政治审查等方式,把“病灶型”“问题型”“墙头草型”干部“过筛”出来,真正选出一批信仰坚定、政治过硬的好干部。

  严把“品行关”,慧眼选出“做人有品、为官有德”的“修养型”干部。“有才无德不可用,德才兼备堪大任”。各级组织部门要把为人“品德”、工作“大德”、为民“公德”、生活“私德”作为衡量干部品质和威信的重要依据,重点看干部为人是否走得正行得端、处事是否公平公道正派、为民是否真心热心诚心、生活是否检点洁身自好,把品行考察贯穿到党员干部的一行一动、方方面面,把品德“鉴定”作为因人而用、量才适用的“金标准”。

  严把“能力关”,慧眼选出“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的“担当型”干部。当多大的干部,就有多重的责任,就要有与履职尽责相匹配的能力。各级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能力作为能否担大任、堪大用的关键,通过一贯表现“查一查”、急难险重“考一考”、群众威信“评一评”,把领导干部推动日常工作的基础能力、应对重大考验的担当能力、处理棘手问题的决断能力摸准摸实摸透,把能扛事、善尽责、办成事的干部选出来。

  严把“作风关”,慧眼选出“执行迅速、落地有声”的“实干型”干部。作风建设关乎事业兴衰,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各级组织部门要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标准,坚持在重大考验、突发事件、突击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切实把作风硬朗、工作硬实、素质过硬、执行快速、推进快速、见效快速的干部选拔出来,为党的事业长久不衰培育中坚力量。

  严把“廉洁关”,慧眼选出“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清廉型”干部。“公生明,廉生威”。各级组织部门要务必把好领导干部“廉洁关”,将其作为能否重用提拔的先决条件和“硬杠杠”,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现场考察群众评判、任前公示接受监督等多个层面严格“筛查”,对经济有问题、经不起考验、群众有意见的“带病”干部一律淘汰掉,切实选出一批控住欲望、守牢底线、永葆清白的新时代“廉洁型”好干部。(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万成)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