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护佑人民健康,托起百姓幸福

2022年09月27日16:14

来源:大河网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迈进,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十三五”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把全民健康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彰显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面对疫情,全民参与,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一声令下,4万多名医务工作者紧急驰援武汉,打响了武汉保卫战。针对疫情反弹,我国积极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战疫总方针,中高风险区实行严格封控管理,全民免费核酸检测实行常态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才会如此的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充分体现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手足情谊,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一个时期以来,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颇有微词。巨额的医疗负担已成为百姓的难承之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在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时代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到十九大报告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战略和实施路径不断明确。这十年,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的十年。我国历史性地全面破除以药补医的体制,持续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通过引入药品采购谈判机制,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减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6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为20年来最低水平。同时加大了对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有效治理,让百姓痛恨的医疗腐败问题得到逐步遏制。

  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送医下乡,送药下乡,防止因病返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仍然存在这一些差距,存在着弱项和短板。必须努力加以解决,切实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大农村义务人员的培养,用事业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解决好农村医务人才短缺问题。要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健康基础。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建立健全全民健康卫生保障体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标已经明确,贵在抓落实。人民健康关乎国家未来,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对待。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健康视为民生大事,民生福祉,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健康中国的梦想,托起百姓稳稳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爽)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