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呵护中原农谷这粒“种子”(今日快评)

2022年09月28日15:48

来源:河南日报

  “建设中原农谷是我省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一招,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构建现代化商业育种体系的重要环节。”

  □本报评论员吕志雄

  一尺多长的谷穗,两米多高的抗脱粒芝麻,沉甸甸的褐色稻穗……日前,在中原农谷举办的种业科技成果展上,笔者被这些优良的农作物震撼。走进中原农谷论坛,倾听企业家、专家学者的声音,笔者深刻感受到,中原农谷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一粒神奇“种子”。

  建设中原农谷是我省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一招,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良种联合攻关,构建现代化商业育种体系的重要环节。参加中原农谷论坛的中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感叹: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的政府,站位高,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为自己的使命来努力发展,特别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科技。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从未停步。今年4月,几乎与神农种业实验室建设同步,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随即,省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新乡市以“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健全推进机制,全面落实“中原农谷”规划布局、建设管理、开发运营等各项任务。河南省政府出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21条专项支持政策助推中原农谷,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中原农谷”建设的若干政策》,专为中原农谷量身打造……这些都给中原农谷这粒“种子”以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

  中原农谷更有自身强大的力量。中原农谷汇聚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喻树迅、许为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种业科技专家。中原农谷半小时通勤圈内,聚集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中试基地10个、高校科研单位7家。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神农种业实验室挂牌成立,7月底入驻。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科技学院等一批省内农业科研院校积极参与中原农谷多个功能模块的建设,全省农、科、教、研等资源进一步整合聚集,为中原农谷发展提供持续科技支撑。

  “一核三区”、总规划面积为1476平方千米的中原农谷,为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许为钢院士在中原农谷论坛上作了《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的报告,从持续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的角度看种业发展,提出深化种子品质改良,由传统育种向现代化育种转变,走高效、绿色育种之路。在采访中,几位农业科学家都说要为中国的种子事业“奉献一生”,这四个字沉甸甸,是青丝变白发的老一代农业科学家的写照,也是继来的科学家们的心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十年全球一流”,中原农谷定下的工作目标令人心潮澎湃。悉心呵护中原农谷这粒“种子”,努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在中原大地上培育更多种业龙头企业,我们就能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展现河南担当,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