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评大赛】青山不老,绿色永存

2022年10月08日13:54

来源:大河网

  直到几年之前,不谙历史的我还在单纯的以为,黄柏山这一片叹为观止的郁郁葱葱完全得益于天工之作。当刊登在河南日报的《青山不老》一文,深刻挖掘出几代人用理想汗水谱写的新篇章后,我终于明白,如今的绿色离不开前人的红色。

  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年年冬季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60多年以前惨淡的山峰如今满眼苍翠。林场的先辈未必在当时那种情景下就体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所在,但他们一定知道,中原需要一个天然氧吧,需要一片自己的绿色海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宛如这林海连天,黄柏山如今能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于这一抹透人心脾的绿,更是有着一片片震撼人心的红。

  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内涵也不仅于种树造林,放在60年后的今天,他依然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当恪守的精神信念。

  敢为人先,便是第一步突破。遥想黄柏山人“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的担当,在荆棘遍布的荒山上开拓未来,便是将这“敢”字嵌在了骨子里。在没有工具,道路险阻的年代,唯有心中信念支撑,方能披荆斩棘。“敢”不是鲁莽行事,也不是钻牛角尖的蒙头前进,而是在面对重重困难,在无法预知未来结局情况下的坚定而行。回到自己参加工作的这些年里,不是没有遇到过棘手的问题,也面临过未知的领域,但总是瞻前顾后,无法大胆行事,不敢担责,总是希望从前人的经验里复制粘贴,这些弊病成为了工作再上一层的阻碍。绿了青山白了头的黄柏山人在开垦新林时的不畏难、勇前行的担当与开拓,当是我辈年轻干部必须汲取必备的力量。

  有了勇往直前的精神食粮,在实践中就要稳扎稳打,步步前行,切莫这动力成为逐渐消化的口号。敢干是精神支撑,苦干与实干便成为了不能避免的实践过程。想起上一次集中党课时,金一南教授几次提到的一句: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一个幸运的政党。诚然,在新中国刚建立没多久,百废待兴的那个时代,黄柏山人也不是幸运的,深处荒野的大山要靠人力去改善去进化,又是谈何容易!可坚韧的黄柏山人就是以“为祖国留青山,为人民涵水源”的神圣使命,把个人无条件无理由的奉献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去。一代又一代的苦干,一代又一代的实干,硬生生地扭转了那个荒草葛藤满山窝的旧状。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黄柏山人的苦也是实打实的身体历练,据资料回忆,在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月仅仅36斤的大米,只能保证一天一顿,整天砍山、种树,活儿又重,早早就饿了,强撑着的林场先辈们只能采些毛苦菜煮一煮搅到饭里,挖点葛根埋到土里烧一烧。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来的种树修林,黄柏山终于焕发了新的生机。不可否认,在那个年代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苦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想成功,实干就成为了唯一途径。回到我们这个最好的时代,国泰民安,经济腾飞,苦似乎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并没有承受到太多,甚至可以说没有,可工作中总会有需要下苦功去钻研去打破的桎梏,中会有需要扎实去打磨去完善的缺陷。审视个人,达到苦干与实干的境界也是相差甚远,得过且过,应付而为,成为了工作繁多时,遇到难题时的态度,私以为小事可以潦草略过,难题等着领导解决,个人的成长便会在一次次的懒惰与漂浮中慢了下来。

  当然,能完成黄柏山改造如此艰难的事业,仅凭的敢干的冲劲,苦干的毅力,实干的踏实还是不够的,坚韧的黄柏山人还有着巧干的才智。为了好的林相,为了山林的持续发展,在道路不通的山间,黄柏山人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与探索,在2014年全省森林抚育现场会上,林场展示了1978年起不同年份样地上的黄山松的胸径、树高、蓄积等监测研究资料,引起了极大震动。巧干的才智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而为,在黄柏山还是自然的一个婴儿时,黄柏山人尊重知识,相信科学,才雕琢出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传奇。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林场人,把科学经营的理念始终倾注在这片大山上,黄柏山才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无以数计的优质木材。

  敢干、苦干、实干、巧干,黄柏山人正是凭借如此精神才创下青山不老,绿色永存。而不老的不仅仅是巍峨的大山,黄柏山的精神内涵更应该成为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奉献的不老准则。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