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评大赛】生活是一本无字书

2022年10月09日11:31

来源:大河网

  如果狭义的阅读是指读有字书,那么广义的阅读就是指读无字书,就是读生活这本无字书。想起武侠小说中总是描写武功的最高秘籍是一本无字天书,读有字书易,读无字书难,读有字书的目的最终是要能读懂生活这本无字书,因此,阅读应该是广义的阅读,要在生活中边阅读边体验。

  为什么同样是读很多书,有的人成了书呆子,只会读书,甚至把书上的话教条化,用自己的既定思维去误解书,而有的人读了很多书后,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智者,甚至有的人不认识字,也能成为得道高人,例如禅宗的六祖慧能,可能大家都知道那首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说他不识字,不过又有一说他是自谦,其实学识很渊博,但是不管怎样,慧能提出 “见性成佛,直指人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求的是一种智慧,有时与读书多少关系不大。

  中国古人读书跟现在人不一样,现在人求知识,古人求智能,智慧能成就一切智,知识不能。知识一个人毕其一生也不可能学尽,所谓隔行如隔山,它不能贯通;但是智慧能通,所谓融会贯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死读书的人就认为我要读尽天下书,为了读书我什么闲事也不干,结果读书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却事与愿违。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也写道,“语言智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与时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所以,语言所能传情达意是有限的,有些语言是作者自己丰富人生经验中抽象出来的一句话,而读者并不具有这些人生经验时,他根本不可能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厚基础,反而曲解了作者的本意。所以,越是那些抽象的书,例如《圣经》、《论语》,越是需要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后再来读。

  同时,我觉得文学书要结合哲学、历史等书来读,因为文学往往存在虚构、杜撰,包含了作者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可能不客观,不真实,如果把文学书当作生活的真实面目,那就会让自己生活在虚化的世界,“假作真时真亦假”,片面的理解社会。并且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为什么是虚构的呢?我认为是因为作者要通过写他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例如《红楼梦》是名著,它写了一段历史之下几个大家族的兴衰,如果你从中看到个人的阴谋算计,心眼狭小等等,你可能就理解不了作者的真实意图,小说中的人物有时是代表一种思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小说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写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目的可能是通过对比,通过因果报应让人做实更符合儒家倡导的仁爱,看书眼界一定要宽广。看一本书就像和一个高人对话,如果你理解不了书中的意思,说明你还没有和作者站在同样的高度,你们还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对话交流。

  有人说,我只读流传二、三百年以上的经典著作,畅销书一概不读,网上也有文章说让人只读一流的书,但是我认为,读一流的书也要分年龄段去读适合自己年龄的书,古话不是也说过,少不读《三国》。比如,小时候,读一些《爱的教育》、《海蒂》、《小鹿斑比》、《夏洛的网》这些儿童文学,让自己内心充满真善美,因为这些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它写了人类共通的情感,追求真善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再去读一些哲学、历史、小说等,并且每个时代都有好书,能写出好书的人也必是读过很多经典名著的,所以切不可因一句读书要读经典,就奉为信条,非经典不看,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只要是有益干自己的书,都应该读读。再说说读不适应自己年龄书的弊端,比如一个一二十岁初入社会的人,读了一句“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便拿来作为处事格言,对什么人都小心谨慎,遮遮掩掩,其最终可能会使大家都觉得你不真诚。又比如《圣经》上耶稣对门徒说:我差你们此去,有如羊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如蛇,温驯如鸽。便断章取义把“灵巧如蛇,温驯如鸽”作为处事格言,认为人必须要巧言令色,而自己又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不会虚与委蛇,因此便一分苦闷,认为自己做人失败,岂不知各人有各人的处事原则和方法,《圣经》教给你的是智慧,不是知识,你若把书上的只言片语作为知识,不会加以灵活运用,那么即便读一百本书又有何用,仍然不会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一定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多去做事,多去体验,在自己做的一件又一件事中去体悟,去领会书的用处与真谛,去读懂生活这本无字书,然后才能游刃有余去处事。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