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光影同行。2022年9月27日,山南海北的农民兄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如期而至,大家用各种方式诉说丰收喜悦、庆祝五谷飘香、盼望国泰民安。一个个乡村奉献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宝典”,百年征程、全面小康,从脑中“一张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幅实景”,仿佛在光影中看到了“美丽乡村的模样”。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绿水青山氤氲着乡土气息,哺育了一方百姓,让农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也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农民力量必不可少。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约5亿,群体庞大,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农民对文化场所、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待。但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至今遗留下一种“双向不理解”: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地方举办文化活动,片面追求大规模、大场面,而一些民间小舞台也存在照搬照抄、尴尬表演的情况,结果都应者寥寥。舞台看上去很敞亮,表演看起来很“丰富”,却始终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触及乡村生活的内核,进而造成理解偏差,有农民群众反映,“感觉是在看电视,不像是在说村里的事”。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只有“深挖井”,才能“饮甘泉”。“喂食”型的文化给养,“大水漫灌”式的文化输送,早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议题,只有坚持让农民当主角,才能获得广泛受众,真正走进农民兄弟的心。
河南祥符区的郭建华老人是一名电影放映员,坚守农村电影放映主阵地长达47年,她目睹了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的变迁:放映片源从黑白到彩色,放映设备从模拟到数字,放映场所从村头麦场到文化大舞台,农民群体从影片的“看客”变为故事的“主角”。一系列变化,见证了美丽乡村“肌体”的“塑形”和农民群体思想的“铸魂”。的确,把脉农民文化诉求,要以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才能找准需求、有效供给,才能获得共鸣、增进认同。
此外,让农民当主角,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甚至让农民主动“秀文化”,唤醒农民的自主意识、文化自觉,荡起心底文化涟漪,激发内生动力,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创造,进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群众基础。
南阳市卧龙区崔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双苗,十三年来,为千余户村民送上知识的“粮食”,以“文化”入手,从“扶智”起步,让乡风文明的种子播入农民精神的土壤,引领乡亲们迈入“文化共富”的快车道。2009年,崔营村还是一个贫困村,缺乏优质文化资源,随着农家书屋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接受了科学文化、学习了先进知识,阅读“充电”逐渐成为村里的新风尚。
伴随文化因子广泛深入的植根,该村农民的精神风貌大为改善,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从农家书屋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土专家”,带着乡亲们一块儿凭借自学知识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无独有偶,南阳市岳庄村依靠文化滋养,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昔日的“空心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村”。该村以民间节庆活动为抓手,盘活了舞龙狮、走马灯等传统文化载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组织书画家每周义务给村里的孩子授课,让文化芳香沁入农民心田;向村民推广酿制“高粱酒”、“石磨榨油”等民间技艺,收获了乡村文明发展与群众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唱响美丽乡村文化大戏,需要从脚下的土地积攒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寻求真正的乡村“文化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看,或许没有什么比唤醒村落“沉睡”的文化因子、发出农民自己的声音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