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让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成色更足

2022年10月12日19:48

来源:大河网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抓作风建设,推进全党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使党风政风民风焕然一新、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八项规定,已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念、造福人民、遵纪守法,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让“作风建设”这张共产党人的“金色名片”成色更足。

  坚定信念,擦亮“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底色”。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融入血脉,成为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作风问题的本质就是党性问题。抓作风讲政治,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锤炼忠诚坚定的政治品格,做到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绝对忠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书写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合格答卷。

  造福人民,做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角色”。老百姓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日穿草鞋,夜打灯笼”的苏区干部,唤起了工农千百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长期锤炼,锻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人民军队;解放军进入大上海不扰民,和衣而卧露宿街头,使新政权迅速站稳了脚跟……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鱼水之情。推进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始终牢记“人民服务员”的角色,强化“人民公仆”的意识,永远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遵纪守法,保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廉洁“本色”。“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人民群众反对的、痛恨的,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推进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守住党纪国法这条线,用好“八项规定”这张“体检表”,经常给自己照照镜子、把把脉,掸掸思想上的灰尘、,扫扫作风上的积弊,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为自己做做手术。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事事慎始慎初,时时慎独慎微,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和浩然正气。

  风正好扬帆,气正能聚力。优良的作风必将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踏上新征程,开创新业绩,全体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阔步前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贾玉保)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