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粮食安全”记在心头、抓在手上

2022年10月14日16:41

来源:大河网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宣传周期间,各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宣传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的有效做法,积极倡导爱粮节粮的社会风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十几亿人口要吃饭是最大的国情。保障粮食供给,端稳中国饭碗,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底线!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各粮食产区抢抓农时开展机收作业,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前粮食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应充裕,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居安思危乃行稳致远之道,把“粮食安全”记在心头、抓在手上时刻不能放松。

  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近20%的人口,实现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中国保障粮食供给,把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上的行动有目共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中国,这是牢不可破的全民共识。从南海之滨到东北的黑土地,人们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实扎根于希望的沃野。百姓吃饭大于天,藏粮于地底气足。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靠保障粮食供给;保质保量强供给,突破口在“种”与“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就必须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用农业科技创新释放更多生产力。从太空种子生根发芽到海水稻产业化,我国种业发展蒸蒸日上;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在有限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已成寻常画面。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健壮“农业芯”让我们紧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农业科技进步则为“技”高一筹端牢中国饭碗持续赋能。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坚持节约优先,是把“粮稳天下安”记在心头、抓在手上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近年来,随着反食品浪费立法以及各项厉行节约举措推广,食品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节约之弦不能有半点松懈。以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粮食安全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机关等主题活动,将有力提升全民粮食安全意识、节粮减损意识,推动爱粮节粮、节粮减损、健康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凝聚合力。把“粮食安全”记在心头、抓在手上,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基础。(大河网河声网评员 鲁延)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