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党的二十大 看中原大地新变化之郑州篇 磨剑十年,郑州跃进“新一线”

2022年10月22日08:26

来源:大河网

  

       十年间,郑州华丽转身,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三线城市,一跃成为“新一线”,并且连续多年入选新一线城市,成为外省网友羡慕不已的“国家中心城市”。十年间,郑州卧薪尝胆,务实奋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令人惊艳的发展轨迹,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60.9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2691亿元,增长1.3倍,常住人口从2012年的948万增加到2021年的1274.2万,10年净流入300多万人口,“城市年轻力指数”全国第五,上榜“全国十大最多人口净流入城市”……

  郑州,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却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欧班列把自己的区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下子盘活了方方面面,成为十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覆盖全省地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主要经济区的高铁圈。“空中丝路”越飞越广,货邮吞吐量突破75万吨,连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晋位全球机场40强;“陆上丝路”提质增量,获批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8个口岸出入境、17条线路直达”的网络,累计开行超过6000班,运行效益保持全国领先;“网上丝路”创新突破,近年来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业务辐射196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网络体系。

  十年来,郑州不断夯基固本,不断大手笔布局。郑州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原龙子湖智慧岛、国家技术交易市场(郑州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功能平台挂牌运营,中科院过程所、哈工大等14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相继挂牌,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130家,是2012年的14.3倍,占据全省半壁江山;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500家。2021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310.4亿元,是2012年的3.85倍。郑州已经摆脱了结构单一,产业不大不强,科技含量不高的现状,不但延续了此前的优势产业和项目,还不断为郑州的未来积蓄力量和资本,这才是郑州最大的希望和未来。

  这十年,郑州人最大的自豪就是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大上了。人们登上凤山看日出,到北龙湖看天鹅,去象湖看垂柳依依,去贾鲁河边看河水汤汤。郑州的天蓝了,水清了,树多了,休闲娱乐的地方更多了,从一个花园城市变成了一个生态城市,城市变得更加灵动和生机勃勃。同时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三环、四环和陇海路、农业路快速化工程等建成通车,中心城区“两纵两横两环”快速路网系统快速畅通,市域内15分钟上高架、30分钟上高速;累计改造“一环十横十纵”等主次干道及城市路网137条、440公里,打通断头路115条。城市“序化、洁化、绿化、亮化”高标准有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发布实施二七商圈、芝麻街1958双创园等41个项目,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12年的37%提高到2021年的41.6%,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综合公园174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平方米。建成开放“两脉、三带、四区、多节点”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76.5公里。市区巡游出租车、公交车、新增工程用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多次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十年,文化发展助力幸福,“两带一心”文化格局逐步形成,“山、河、祖、国”文化名片深入人心,郑州文化地标新符号《只有河南》开门迎接八方来客,四个中心文化演出丰富多彩,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央视春晚分会场、金鸡百花电影节等活动让全世界感知幸福郑州,让郑州变得更加厚重和夺目。特别是近年来,河南文化符号不断出圈,让更多郑州元素成为“网红”打卡地,更让郑州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典范和标杆。

  这十年,老百姓感受到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便利和精神生活的极大满足,更多人从发展中获得了满足感和自豪感。每个人都自发地去维护和传播郑州的形象,自觉自愿地为这个城市的发展鼓与呼,努力用正能量行动为这个城市增光添彩。特别是郑州这几年经历的多轮疫情和特大暴雨,不但没能打垮郑州人,反而让更多郑州人用坚毅和奋斗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郑州速度”“郑州样板”。

  曾经无数次感动于郑州这个城市的坚韧和努力,这既是一个城市的性格,也是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民的性格。不妥协,不放弃,低调务实,坚韧不拔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郑州,一个未来还能带给我们更多奇迹的地方,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更加值得我们期待的未来。(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大河寒江雪)



编辑:杜若森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