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部署,展现了新征程赋予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应当紧抓创新机遇,切实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班”,推进科技创新“解难点”。十年来,我国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使人才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从5550.4万人增长到7839.8万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注重与高等院校长期合作,以产学融合的方式打造科学高效的人才闭环式链条,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储备人才力量。
瞄准政策机制“硬骨头”,推进加速发展“治痛点”。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与党和国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强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密不可分。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破解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这一系列举措是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具体诠释,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实现了科技创新和制度政策的“双轮驱动”,真正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用好评价管理“赛马场”,凝聚人才合力“疏堵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应当破除藩篱、激发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江苏省完善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识别评价人才机制,制定出台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天津市推出“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工作方案,推广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模式……科教管理机制日趋灵活、人才评价体系日趋完善,真正做到让科技人才专注科研、释放活力,以更新更科学的体制集聚人才、以更顺更合理的机制激发活力,从而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新时代。(悦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