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评大赛】让“青年干部”与“党的二十大”撞个满怀

2022年10月31日18:59

来源:大河网

  10月16日,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在报告结尾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段话殷切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生逢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广大青年干部就应当主动就位,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年轻干部要扬好信念之帆,做到从“心”出发。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更是年轻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没被任何困难压垮、任何敌人打倒,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虎年春节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当时影片热度居高不下,上映9天,票房突破29亿,无数观众观影后献上“开年第一泪”。剧中,让人感动的场景举不胜举,其中“三炸水门桥”的场景更是让人感慨万千,这背后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对决。水门桥,志愿军炸了三次,美军修了三次,这是“钢铁意志”与“钢铁大国”的较量。志愿军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钢铁意志,就是来源于他们内心的信仰,来源于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孙后代安享太平的信念。我们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应该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将个人的青春融入历史洪流,以青春之我,矢志不渝地奋进伟大征程。

  年轻干部要打赢实干之战,做到与“民”同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两字一共出现了105次。细读二十大报告,可以发现,“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字里行间洋溢的是中国共产党满满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更是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呼应,直抵人心,引发广泛共鸣。还记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不少他敢担当重实干的生动故事。为了解决村民的照明和燃料问题,青年习近平决定到四川取经学办沼气;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青年习近平挨家挨户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讲规划,讲道理,最终他克服困难把一件件事情都办成了。王阳明曾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年轻干部就如同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正是学习进步、蓄积能量的最好时候,也是打好基础、扎好根的关键节点,所以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要学以致用,扎实苦干,敢于担当的同时更要深知,当你进入了体制这个队伍,就不是单纯的自我,肩膀上就担负起了为民之责。在工作中只有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才能在将来带领一方,发展一方,巩固一方,造福一方,年轻干部要做到与“民”同心,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涵养一身正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说到底,就是要认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北宋名臣范仲淹幼时家贫,日食三餐不继,不得已将米煮成薄粥,待凝结后划成四块,早晚各食其二,留下“划粥断齑”的故事。晚年,他谆谆告诫弟子:“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纵观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逐渐侵蚀了部分年轻干部,他们为了自己的“爱好”,不惜铤而走险,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要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年轻干部做到廉洁自律,而廉洁自律重在自律,一个人如果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实践表明,只有常捧《中国共产党章程》照镜子,重温入党誓词搞反思,警惕“湿了第一只鞋,就收不住第二只脚”的人性弱点,敬终如始管住“每一次”,才能把那些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得过且过的懈怠情绪、因私废公的不良作风彻底克服掉,争做一名廉洁奉公的优秀年轻干部。

  领者,带路也;导者,指引,启发也。年轻干部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坚定信念,做好标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拼搏实干,做出实绩,成就梦想。(陈雨欣)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