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梦天圆梦空间站 航天强国正扬帆

2022年11月02日09:18

来源:大河网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决胜空间站,梦天圆梦空间站;建功新时代,中国航天正扬帆。

  梦天圆梦空间站,太空之家更壮美。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以后,“太空之家”将升至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神舟飞船以及天舟飞船组成的“三室两厅”,中国空间站壮美瑰丽。数字精妙巧合,时间创造奇迹。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批准实施,工程将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中国是继苏联和美国后,历史上第三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建造空间站的国家;昨天,恰逢钱学森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今年是中国航空工程30周年。这些“三”的相逢,让我们感悟中国航空事业的光荣征程。“飞天”不是梦,“梦天”更精彩。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试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里面不仅有全球首台空间光钟、制备材料的“八卦炉”,航天员还可以看到悬浮的球形火焰,开展更多“天地间见差异”的新实验,以地面上不可能的方式进入量子力学的奇异世界。此外,“梦天”还可以像“打弹弓”一样在轨释放微小卫星。古时“天宫”入梦,如今梦圆“天宫”。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不断“升级”,蝶变升华。

  航天强国正扬帆,探索星辰大海不止步。“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唐代诗人李贺曾在诗作《梦天》中这样描绘梦游月宫、下望人间的奇特景象。古人的梦想,今日的探索,这是中华民族梦想精神的延续、创新精神的结晶。《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显示,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等重大工程项目,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从独立发展迈入全球合作新时代。从天和核心舱到如今作为中国空间站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的梦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建造也由全面实施阶段进入收官阶段,我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中国空间站这三种不同的太阳翼覆盖了目前世界航天所有太阳翼的种类。传统刚性、半刚性太阳翼都是一次展开,在短短十几秒内就完成所有动作;大型柔性太阳翼在世界首创“二次展开”技术,梦天实验舱上配置了一个新型舱门——电动型舱门,它不仅是中国空间飞行器历史上的首个“自动门”,也是世界航天史中首次在空间站中使用电驱动自动开关的密封舱门。我们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航天雕塑光荣,赋能梦想。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路永不停歇。梦天圆梦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必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力量。航天强国正扬帆,中国航天事业必然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精彩贡献。(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殷建光)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