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依法清除谣言毒瘤 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2022年11月02日18:49

来源:大河网

  近期,河南郑州再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此次病毒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让人猝不及防。经过一段时间的奋力战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期间,富士康郑州园区作为劳动密集的工作园区,数十万员工生活工作在一起,园区疫情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本应万众同心、携手共抗疫情的关键时刻,却有一些公众号为吸引眼球,蹭疫情热点,故意编造传播谣言、扰乱防疫政策措施,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谣言,一般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谣言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毒,它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公害之一。一些谣言的始作俑者通过夸大、歪曲、捏造事实,激化社会公众情绪的方式来蹭热点、获得流量,以实现牟利目的。他们有的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有的在坊间传播小道消息。而有一些人不明就里,人云亦云,以讹传讹,造成了真实信息的失真,搞得人心惶惶。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四处泛滥,危害社会,蛊惑人心,严重毁坏了业已建立的诚信大厦,伤害着社会诚信品质,必须依法进行规制。互联网不是舆论“飞地”、法治“真空”,而谣言不能仅止于智者,要“破”“立”并举,对症下药,依法治理恶意制造和传播谣言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到底、绝不姑息,坚决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强化依法打击力度,铲除各种谣言的滋生土壤。对这种谣言散布者必须祭出法律重器进行严厉打击,决不能让谣言野蛮生长,泛滥成灾,谣言滋生的土壤必须进行铲除。要及时辟除谣言,发布事实真相,建立联合辟谣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构建综合辟谣格局,为真相护航,让真相跑赢谣言。要追根溯源,从源头打击,对首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账号,视问题性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处罚,强化源头遏制震慑。要加强共治,建立良好网络生态,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法律之手钳制各种谣言。要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压实网络媒体平台责任,不断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阻断谣言传播路径。

  强化明辨是非能力,不断增强对谣言的免疫力。人人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保持一份理智和清醒,是应对各种谣言的不二法器。网民需要保持平常心,练就一双“慧眼”,面对“小道消息”“惊悚标题”,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不轻信盲从,不随波逐流,更不能推波助澜,避免掉进网络谣言的陷阱,成为网络谣言传播蔓延的“帮手”。同时,网民作为网络空间的重要主体,更应该发挥作用,自觉抵制不实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和举报造谣传谣等不法行为以及网络有害信息,最大限度压缩有害内容的生存空间,维护良好网络生态,共筑网络文明。(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红军)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